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演进与高质量发展——基于社会积累结构理论的分析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前后,立足于揭示资本积累与社会制度之间矛盾关系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周期性规律的“社会积累结构理论”(SSA理论)从美国诞生并逐渐传播开来。国内学者也开始运用该理论分析中国经济的实践,并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CSSA理论研究成果。现阶段,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所处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都发生巨大变化,一个不同于以往的CSSA结构框架正在形成,并持续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蓄力。在简要阐释SSA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力图构建一种全新的CSSA理论分析框架,以阐释新中国成立迄今70年来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内在逻辑;把中国经济增长的演进历程划分为三个CSSA阶段,并通过与俄罗斯等金砖国家经济体的对比,逐一解读国有工业化战略下的CSS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CSSA和新阶段全新对外关系下的CSSA,藉此阐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为社会经济进步推动力的中国道路之独特优势,冀望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绪论,内容包括理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主要是对SSA理论的研究现状和CSSA理论研究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同时,说明文章的研究框架、重难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涉及CSSA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搭建CSSA理论分析的核心架构。第三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在这一章中,通过具象化的图像表格,文章详细说明CSSA框架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与演进历程,形成系统完整的CSSA分析框架。接下来的第四、五、六三章分别就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工业化战略下CSSA的演变与解体、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CSSA的建立与巩固、新阶段全新对外关系下CSSA的形成逐一进行剖析,系统阐释七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积累结构变迁。第七章的政策建议与措施则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旨在为新阶段全新对外关系条件下CSSA的建立巩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方案。最后,文章附有一篇后记。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古往今来,县域一直是经济社会系统最基本、最稳定的单元,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等都要求县域经济有新作为。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四川是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最多的省份,县域作为四川经济增长稳定器和资源要素贡献者的作用进一步突显,县域经济总体上已迈入动能转换、质量提升、开放协同
学位
我国居民部门在长期以来都保持着高储蓄率和低债务率的特征。2008年以来,在4万亿财政政策刺激下,我国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和开始大规模举债,通过发展房地产市场和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等来拉动经济,因此,国内各部门杠杆率直线攀升。2015年以后,在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和加快房地产去库存的进程中,居民部门杠杆率飙升,随着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的总体水平在新兴经济体中已无出其右且部分省市已增至较高水平,2019年中国人民
学位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正迅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对整体社会而言,老龄化程度加深意味着:社会负担加重、适龄劳动人口减少、社会保障金收不抵支。根据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我国实行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独特的统账结合制,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制定会影响企业的用工成本和产出,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是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从个人角度来看,养老保险缴费会影响消费者的储蓄和消费决策,进而影响个人福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在吸纳就业、创造税收、拉动GDP增长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日益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为了促进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需提升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而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的问题及挑战,需要政府予以支持。政府补贴作为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是促进经济转型的直接手段,且能有效弥补市场失灵、
学位
中国自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经济发展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对外经济合作也日趋频繁。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国内的企业也纷纷“走出去”,参与到全球化的浪潮当中来。对外直接投资是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全球资本联动起来,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有效分配。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迅猛,无论从流量还是存量来看,中国都已迈入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之列。在世界诸多地区,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当中,中国资本的存在已
学位
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相比前几次工业革命,这次的工业革命包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世界各国都将迎来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普遍运用,不仅会带来就业量的大规模变化,也会引起就业技能结构的彻底变革。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从探索阶段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一技术是否能够更好的发挥积极作用,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究。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