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针刺足三里对衰老小鼠端粒酶活性及皮肤组织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观察针刺对于延缓衰老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针刺治疗组、VE治疗组、模型对照组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溶液6周,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后,针刺治疗组给予针刺足三里,每日1次,留针5min,VE治疗组给予维生素E植物油溶液灌胃,均治疗10天。针刺预防组先予针刺足三里治疗10天后,再予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溶液6周造模。正常对照组颈背部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针刺治疗组、VE治疗组治疗结束、针刺预防组完成造模后,次日颈椎脱臼处死各组小鼠,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各组小鼠股骨干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并对小鼠背部皮肤进行HE染色病理学形态观察。结果:(1)通过各组小鼠皮肤HE染色病理形态学的观察,从小鼠皮肤的表皮厚度、毛囊及皮脂腺增生程度、炎性细胞数量这三个客观指标来看,正常对照组上皮较薄,无增生,由排列整齐的基底细胞和棘细胞组成。模型对照组小鼠表皮的上皮层细胞增生明显,表皮细胞数增多,毛囊和皮脂腺增生明显,炎性细胞多见,甚至有溃疡形成。针刺治疗组和针刺预防组小鼠上皮增生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排列紊乱减轻,但表皮较正常组略厚,毛囊、皮脂腺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几乎无增生,炎性细胞几乎未见。(2)经过组间方差分析,各组小鼠股骨干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股骨干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VE治疗组小鼠股骨干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VE治疗组、针刺治疗组、针刺预防组各组小鼠股骨干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增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D-半乳糖所致的亚急性衰老小鼠双侧“足三里”穴可以增强小鼠端粒酶活性,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同时对小鼠皮肤衰老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