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其惊人的速度使得人们还来不及思考如何应对这突然的激变。在此同时,新的生活要求促使着各种建设活动不断的进行着。遗憾的是,这种带有尝试性色彩的建设活动,由于没有足够的相关经验和理论指导,很大一部分以他人模式为参考标准,甚至是建设蓝本,从而弱化或忽略了城市个性,导致了“千城一面”、文化消失等悲剧发生。尤其是一些城市核心区域的改造,既损害了区域形象,也伤害了当地居民的感情。这种消极的“核”效应,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反之,积极的“核”效应,其贡献也是巨大的。本论文是以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特色化的共生性为研究对象,着力研究二者的“共生性”。西安市作为一座文化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同时也是我国的主要文化旅游城市之一。以大雁塔为核心的游憩商业区作为西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诸多本地人和外地人各种形形色色的活动,被喻为西安市的“大客厅”,担负着西安市“形象大使”的重要使命。而构成整个游憩商业区这一整体的每个单元——静态的物和动态的人,都是塑造“古都西安”形象的要素。就大雁塔景区的现状来看,作为文化符号的、静态的物质性要素是塑造区域形象的主要部分,而具备多项“西安”属性的“西安人”,作为动态的要素,并未正式的纳入构成地域性景观要素的范畴。自然,由“西安人”作为载体的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未能完全展现其具有的独特魅力。正因如此,在规划和设计时,应充分的利用包含西安市地域性和文化性的要素,力争塑造形象的、生动的、真实的、完整的“西安形象”。本论文首先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它的传播方式及利弊;游憩商业区的概念和西安市游憩商业区的范围界定;共生的概念和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游憩商业区特色化的共生现状。其次从活动于游憩商业区的“人群”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来自外地的旅游者、本地的休憩者、两者兼有的买卖者在游憩商业区活动中的需求,寻找他们的需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游憩商业区特色化之间的联系及共性。其三,通过对秦腔传播与以大雁塔为核心的游憩商业区特色化共生的实例分析,将契合点锁定于传统中秦腔演艺的承载空间——戏台,在充分考虑当代人生活方式转变的基础之上,分析其对戏台的新要求,结合以大雁塔为核心的游憩商业区的设计提出设计建议。最后,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城市游憩商业区发展的时代背景,总结出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游憩商业区特色化“双赢”的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