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红色荧光粉能够起到降低色温,提高显色指数的作用,本文以 SrZn(WO4)2 和 Ba2ZnWO6为基质,三 价稀土离子 RE3 +(RE=Eu、Sm)为激活剂,通过共沉淀法以及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一系列的红色及橙红色发光材料。样品的晶体结构以及微观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并通过荧光光谱对样品的荧光性能进行了探讨。结合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以及荧光性能对样品的格位取代、浓度猝灭机理、能量传递机理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的SrZn(W04)2:Eu3+红色荧光粉能够有效被近紫外光和蓝光激发。XRD图谱中,样品的衍射峰与标准卡片JCPDS 08-0490和JCPDS 15-0774完全匹配,结果表明少量Eu3+的掺杂并不会引起SrZn(W04)2基质晶体结构的改变。位于394 nm和465 nm的线状激发峰为样品的主激发峰,分别对应于Eu3+的7F 0→5L6和7F0→5D2特征跃迁吸收。在394 nm或465 nm的激发波长下,样品的发射光谱中能观察到归属于Eu3+的5D0→7FJ(J=0,1,2,3,4)跃迁,其中以位于616 nm的5D0→7F2跃迁为主。Eu3+的掺杂浓度对样品的发光强度具有明显的影响,7%为Eu3+的最佳摩尔掺量。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双钙钛矿结构的红色发光材料Ba2ZnW06:Eu3 +,Li+,其中Eu3 +和Li+分别作为激活剂和电荷补偿剂。所得样品为立方晶系,样品颗粒为0.2-3 μm的八面体。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荧光性能表征显示,样品的激发光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电荷转移跃迁带,位于250-350 nm波长范围内,中心位于316 nm,对应于O2-→Eu3+以及O2-→W6 的电荷转移跃迁;第二部分为Eu3+的特征激发峰。样品的激发光谱以宽电荷转移跃迁带为主,即Ba2ZnWO6:Eu3 +,Li+能够有效的被250-350 nm范围内的紫外光激发;在316 nm的激发波长下,发射出强烈的红光。在样品的发射光谱中能观察到归属于Eu3+的5D0→7FJ(J=0,1,2,3)跃迁,其中以位于598 nm的5D0→7F1跃迁为主。10%为Eu3+的最佳摩尔掺量。电荷补偿剂Li+的掺杂能够有效的增强样品的荧光强度,当Li+的摩尔掺杂浓度为10%时,效果最佳,对应的色坐标为(0.6330,0.3660)。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具有双钙钛矿结构的橙红色发光材料Ba2ZnWO6:Sm3+,其中Sm3+作为激活剂。所得样品为立方晶系,样品呈不规则多面体状,粒径在1-3μm左右。Ba2ZnWO6:5m3+的激发光谱分由电荷转移跃迁吸收带和Sm3 +的特征激发峰两部分组成,其激发主峰位于3 10 nm和408 nm。在3 10 nm紫外光以及408 nm近紫外光的激发下,样品的发射光谱中能够观察到分别位于564 nm(4G5/2→6H5/2)、598 nm(4G5/2→6H7/2)和 645 nm(4G5/2→6H9/2)的Sm3+特征发射,其中以位于645 nm的发射峰为主。5%为Sm3+的最佳摩尔掺量,其对应的色坐标为(0.5570,0.4340)。根据Dexter理论计算,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是导致B a2ZnWO6:Sm3+浓度猝灭的主要原因。通过Arrhenius方程计算,样品的热激活能为0.238 eV,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通过Mo6+取代Ba2ZnW06晶格中的W6+,制备出了一系列的Ba2ZnWMo06:Eu3+,Li+红色荧光粉。所得样品为立方晶系,样品粒径为3-5 μm。随着部分Mo6+取代W6+,样品的激发波长发生红移,其最大激发波长从316 nm红移到了 373 nm,这使得样品能更有效的被近紫外光(350-420 nm)激发。Ba2ZnW0.6Mo0.406:Eu3+,Li+在373 nm波长的激发下,所得的荧光强度最强。Eu3+的特征跃迁仍以5D0→(598 nm)跃迁为主,但5D0→7F2(615 nm)跃迁有所加强。通过其发射光谱计算所得的色坐标为(0.6385,0.3611),接近标准红色色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