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空间结构对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经济活动等具有重要影响。合理、高效的空间结构可将区域旅游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并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旅游开发建设成本,提高单位功能效益,使区域旅游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宜宾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但因其缺乏合理的空间结构布局而导致区域旅游发展格局不平衡、同质化产品开发较为严重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经济效益差等问题。而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宜宾旅游空间结构关键要素的研究,探寻宜宾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布局的对策与方案。鉴于此,在对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相关文献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宜宾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视角及范围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旅游空间结构“五要素、三层次”观点,其中,五要素意指旅游资源、旅游文化、旅游景区、旅游产品和旅游交通,三层次是指点、线、面三种空间形态;其次通过实地调研及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宜宾旅游空间结构五要素分别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宜宾旅游空间结构五要素现状及其空间三形态,提出了宜宾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对策,并构建了“一心一轴串三环”的宜宾旅游空间结构体系。通过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宜宾市旅游资源单体总量丰富,类型多样,涵盖了旅游资源分类标准中的7个主类、23个亚类。其中,以宜宾三江河谷与东南岭谷区的旅游资源最为集中、最为优质,资源组合类型也最为多样。(2)宜宾市特色旅游文化主要包括酒、竹、石、茶、焚苗、大江与哪吒文化,根据其组合状况可将宜宾分为四个特色旅游文化组合区:酒-江-茶-哪吒文化区、竹-石-江文化区、焚-苗-石文化区与江-石-茶文化区。(3)宜宾市旅游景区在总体上呈均匀分布状态,在各区县空间分布上则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表现为以翠屏区和长宁县最为集中。宜宾市旅游景观类型组合呈现多样化特征,整体布局配合较好,并以三江河谷区与东南岭谷区最具特色化、多样化。(4)宜宾市旅游产品整体呈现出初步的圈层结构特征,具体表现为由市中心高层次产品向市近郊、远郊单一的低层次产品过渡,旅游产品组合形态以东南岭谷区域最为丰富、全面。宜宾观光类旅游产品遍及全市各区县,工、农业及度假休闲类旅游产品主要分布在市区及市近郊;而点状旅游产品也遍及全市各区县,线状产品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区县,面状产品则主要分布在南部及西部,并与部分线状产品重合。(5)宜宾市旅游交通网络的复杂性不高、连通性一般,网络回路性也较差。珙县的平均径路长为1.4,为网络中连通性最好的节点,其次是翠屏区,平均径路长为1.6,它们分别构成宜宾市交通网络的中心点与次中心点。(6)在宜宾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上,本文将宜宾市分为了酒江民俗文化体验区、茶竹生态旅游度假区、僰石科考旅游区三大旅游功能区,同时确定了酒都游憩心、三海轴线带及北、中、南旅游环线带,从而构建出宜宾“一心一轴串三环”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系。本文的创新之处:本论文在归纳总结相关研究结论基础上,发现我国对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大多是从旅游资源、旅游景区,客源市场、旅游交通等单要素着手的,而本研究则将旅游目的地系统的旅游资源、文化、景区、产品及交通综合起来作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依据,工作量虽大,但却更利于指导空间结构的优化,使优化结论更具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