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流利言语是日常真实言语中的正常现象,研究言语中的非流利现象是研究言语产生的一种重要途径。本研究以36名大学教师的课堂言语为对象,对汉语口语中的填充停顿现象进行了研究,总的分析字数为116989字,时长为540分钟。研究一以每100个汉字中出现的填充词为指标研究了汉语口语中填充停顿的出现频率。每100个汉字中平均出现3.93次填充停顿,主要的填充停顿词有“啊”、“呢”、“这个”“嗯”、“呃”,占所有填充词的92.9%。其中“啊”的出现频率对言语内容很敏感,文科言语含有比理科更多的“啊”。讲授理科的男性比讲授文科的男性在课堂言语中出现了更多“这个”。在研究一的结果基础上,研究二探讨了汉语口语中出现最多的三种填充停顿“啊”、“呢”、“这个”在句子中的分布特征,这一研究是通过统计分析填充停顿发生处填充词前后的言语词性来实现的,研究指标是每种词性的百分比。研究结果如下:(1)言语产生过程中,当说话者在形成整体想法、提取概念、对前面提到的概念进行描述时,会出现填充词“啊”;在基本的整体想法计划好之后,人们会用“呢”做停顿;当人们在言语过程中出现填充词“这个”的时候,至少有63.37%的可能性是在进行概念的提取。在填充词的分布特征中,言语的科类和授课者的性别只是影响了少数的几个词性。(2)“啊”和“呢”的发音时长不受科类和性别的影响,但是“啊”的时长大于“呢”的时长。(3)对照英语的非流利研究,从发音时长及分布特征结果来看,在言语产生过程中汉语中的“啊”接近于英语中的“um”,而“呢”接近于“uh"。(4)科类和性别对填充停顿“啊”、“呢”和“这个”处的言语重复和修正现象没有影响。“啊重复”的出现频率显著多于“呢重复”和“这个重复”;发生填充停顿“啊”、“呢”、“这个”时,发生言语修正的频率没有差异。国外关于非流利的一些研究结果在本研究中得到了验证。本研究结果支持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填充停顿与言语计划负载有关的观点。但是由于缺少与其他关于汉语非流利的研究进行对照,这些结果还有待于今后更为深入的研究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