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硕士论文是对刘世生教授提出的“语境·语义·文学心理”文体学做出的尝试性探索,旨在试图重新验证这一文体学模型内部三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并尝试提出应用这一模型的新视角。这一新视角将应用于分析童话这一文学作品中的特殊文体。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科研方法在对英语世界中三篇著名童话进行了详细分析之后,所运用的三个次模型的可应用性得到了证明。1.“概念功能-形象-语域”次模型2.“人际功能-情感-语旨”次模型3.“语篇功能-主题-语式”次模型不同于以往学者对于这一模型的运用,本篇论文尝试使用上面提到的三个次模型,每一次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来自三大系统中相互关联的各元素,从而建立三大系统的关系,并且在分析过程中相互影响,避免在各自分析完毕后,再寻求其间关系。本篇论文还针对读者对童话解析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把三大系统的顺序调整为“语义·文学心理·语境”文体学。论文结构如下:包括引言、四个章节和结论。第一章是文献综述。第二章是理论框架,重点放在刘世生教授提出的模型中三个系统上。第三章是从一个新视角对这一模型的应用,尝试利用这三大次模型分析三篇童话,其中重点放在语义系统对文学心理系统的表现上。第四章是对第三章中应用的次模型做进一步验证,结合分析过程,论证这三大次模型的可运用性。最后把文学心理系统置于中间位置,从而解决了顺序问题。此外,在分析过程中还出现了文学心理系统中组成元素—“情感”的定义问题,作者也就此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引发我对刘教授的文体学模型进行重新思考的是童话这一特殊文学形式。因为知识和经验的缺乏,童话的阅读群体—儿童很难全面理解童话背后蕴藏的社会意义:如社会是什么样的,什么是对与错,我们在社会上应如何处事,对别人应抱有何种态度和感情。因此,文学心理系统在童话的解读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同连接语义系统和语境系统的桥梁。儿童在读完或听完一篇童话后,很难立即把其中刻画描绘的形象、情感和主题与社会中的实际原型相对应,但是他们头脑中可以形成一个大概的形象、特殊的情感和普遍的主题。今后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深度的延伸,与外界的频繁接触,以及认知机制的日趋成熟,他们会逐渐找到头脑中所储存的形象、情感及主题的原型。因此,考虑到读者的解读顺序,这一文体学模型应相应调整为“语义·文学心理·语境”文体学。本篇论文进一步发展了刘世生教授的文体学模型,使其更适合童话语篇的解读。在第三章的分析过程中,作者引用了英语世界中具有典型性并被广泛阅读的三篇童话作为分析对象。考虑到本文是从理论出发进行的研究,定性的研究方法是主要手段;同时,基于论文中引用了数据分析来展示语言特点的考虑,所以配以定量分析的方法作为辅助。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分析和认知语言学中概念的支持基础上,进一步证明了次模型的可应用性。总之,论文为刘世生教授的文体学模型提供了一个新的应用视角,使其更加适用于童话这一类文学作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