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压缩空气式苦咸水淡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w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加之燃烧常规能源给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人们正常生活重大的问题。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是能源利用的新趋势,海水或苦咸水淡化成为未来解决淡水资源匮乏的一个重要途径。将海水或苦咸水淡化与新能源相结合,是节能、减排、合理利用能源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有效方式且具有广阔前景。我国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等,根据国家气象科学院估计,我国陆地地面10m高度层风能的理论储量为32亿kW,实际可开发量为2.53亿kW,海上风能可开发量是陆地风能储量的3倍。我国有着丰富的地下咸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风能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和沿海地区。因此利用风能进行苦咸水淡化有利于风能资源与苦咸水淡化结合的有效应用,减少利用其它能源淡化苦咸水在能源传输过程中带来的损失。风能直接用于苦咸水淡化主要是风力机压缩空气,由压缩空气驱动气驱增压泵给苦咸水增压驱动反渗透膜淡化苦咸水的过程。为了消除气驱增压泵由于活塞相位产生的压力和流量脉动,采用安装蓄能器和多台气驱增压泵并联的方式。试验研究了气驱增压泵性能,对于不同驱动压力下,单台及两台、三台气驱增压泵运行输出压力和流量均随着驱动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在现有的试验条件下,单台气驱增压泵压力和流量较小,两台气驱增压泵输出的压力和流量明显大于单台气驱增压泵输出的流量也压力,而三台气驱增压泵并联运行时输出的压力和流量稍微高于两台气驱增压泵并联运行时输出的流量和压力,因此采用两台气驱增压泵并联时和蓄能器相结合泵出口压力和流量性能最好。试验中采用低压气驱增压泵组对原水过滤和高压气驱增压泵组进行反渗透,两组气驱增压泵同时运行。试验发现当低压气驱增压泵组驱动压力一定时,随着高压气驱增压泵组驱动压力的增大,高压气驱增压泵组输出压力和流量均随之增大,而低压气驱增压泵组输出压力逐渐降低而流量逐渐增大的规律。通过试验发现,当两组气驱增压泵同时运行时,低压气驱增压泵组驱动压力为0.2MPa,高压气驱增压泵组驱动压力为0.3MPa的压力配比效果最佳。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结果相结合,本试验中所采用的气驱增压泵在驱动压力为0.3MPa~0.35MPa范围内能量转换效率最高能达到40%。在对电导率为1925μs/cm的苦咸水试验中,反渗透膜的除盐率能够高达97.4%,整体系统的产水量为3.5L/min,与采用电动离心增压泵相比反渗透膜除盐率和产水量相同。通过分析得到了在没有安装蓄能器的条件下风力压缩空气式苦咸水淡化能耗为15.1kW·h/m3,与同样没有安装蓄能器的风电苦咸水淡化能耗26.19KW· h/m3相比要低;而且基于市场上的价格单套系统的投资成本也低于风电苦咸水系统的投资成本,因此风力压缩空气式苦咸水淡化系统比风电苦咸水淡化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脂肪酸的组成成份。方法: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仪测定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软胶囊脂肪酸的组成成份,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采用内部归一法定量测定。结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矿山法隧道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考虑到城市对环境影响要求严格,隧道不能对地下水任意排放。采用何种防排水型式,才能兼顾结构安全和
平等自古希腊以来就是哲学的重要论题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自始自终关注着平等问题。马克思的平等观始于对资本主义狭隘自由观和平等观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所宣扬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改造力度的加大,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意识到,城市房屋拆迁工作是一项兼具
在职研究生缴费信息管理系统立足于在职研究生招生类别繁多,学院、专业设置复杂,收入分配各异,容易出现学费流失,收入分配混乱的现状,结合现代化信息手段,通过数据库的管理和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前沿研究方向,是面向21世纪的重要技术之一。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典型的应用领域有教育应用、工程应用、娱乐应用及商业应用,而
钢结构以其多样灵活,受力明确等优势在工业结构设计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尤其在空间造型复杂,设备荷载大,空间跨度大的结构中显示了巨大的优势。那么对这类钢结构形式的
中国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有着必然的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于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中,既是中国现代化平稳建设的重要条件
随着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化、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发展及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分解,加工贸易作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北京市作为首都,有着较强的产业发展基础、完
谚语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由集体创造的、言简意赅的话语,在生活经验中反映了人们的丰富智慧。在形式上,谚语一般被认为是结构固定的,在使用中是不可改动的。然而,在实际的使用中,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