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相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内容,集中反映了民族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学艺术、思想形态和价值观念,具有诸多方面的价值与功能。受到西方文化的深入影响,音乐类非遗的生存根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保护与传承依旧面临着发展资金不足、专业人才匮乏、过度商业化、布局结构失衡等困境。如何进一步创新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路径与方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内容。本文紧扣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大歌生产性保护现状展开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三江县侗族大歌的资源现况、生产性保护现状、影响因素等内容。在此基础上,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三江县侗族大歌的生产性保护开展研究,探寻利益相关者因利益冲突所造成的问题,及对三江县侗族大歌传承所产生的影响,不仅有利于处理好利益相关者与三江县侗族大歌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间的关系,促进三江县侗族大歌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助于从新的视角探讨三江县侗族大歌生产性保护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出有针对性的生产性保护措施提供参考。本文共计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对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并对理论依据、方法等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就三江县侗族大歌生产性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三江县侗族大歌的生存环境、类型与数量、分布与特点、功能与价值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为本文的深入研究做铺垫。另外,从现实成绩、存在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等方面入手,具体剖析了三江县侗族大歌生产性保护现状。第三章对三江县侗族大歌利益相关者分析,在识别三江县侗族大歌生产性保护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辨析了影响三江县侗族大歌生产性保护的主要因素。第四章对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三江县侗族大歌生产性保护的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归纳出了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在三江县侗族大歌生产性保护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第五章确定了利益协调原则与目标,提出构建三江县侗族大歌生产性保护利益协调平衡机制。第六章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存在问题,并就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