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对各地的优良油菜品种进行大田播种试验及进行大量配组测试,进行了甘蓝型油菜与菜薹的远缘杂交。对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及杂交组合进行品比试验,以期选育早熟的油菜品种,为华南地区冬种种植甘蓝型油菜,实行稻稻油三熟制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
1.118个品种(系)及杂交组合均能正常开花结籽,而湛江冬季气温却达不到冬性半冬性甘蓝型油菜通过春化阶段所需要的低温,因此供试品种通过春化阶段不需要低温,华南可以种植甘蓝型油菜。
在2007-2008年度试验中,杂交组合325a-6/94-16的产量最高,达到5000kg/hm2,其次是杂780,产量为4778.33kg/hm2。从产量上说,2个组合都适于华南种植,但其成熟期却在4月16日,比华南早稻移栽期晚10多天。
2.根据两年的品比试验结果,2006-2007年,466a-1/94-16和325a-6/94-16的密度为58230株/hm2,折合产量分别为396和1203kg/hm2,而在2007-2008年的品比试验中,345000株/hm2密度下的产量分别是2368.33与5000kg/hm2。除了2007-2008年品种本身产量高一些之外,密度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增加密度可以提高产量。
单株有效荚数、每荚粒数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千粒重与产量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并且千粒重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每荚粒数,单株有效荚数影响最小。
目前,华南的甘蓝型油菜尚处于低产阶段。因此,耕作上必须合理密植,以达到增加单位面积株数的目的。
3.总的来说,虽然甘蓝型油菜与菜薹远缘杂交种的成熟期可以提前,但产量都较低,然而也有较好的组合。油研a-6/金圆二号早白菜薹是19个杂交组合中最早熟的两个杂交组合之一,全生育期149天,比品比试验各品种提前10天,已接近早稻移栽期。油研a-6/金圆二号早白菜薹单株产量为7.5g,千粒重达3.3g,每荚粒数为7.5粒,单产达到2095.8kg/hm2。说明从甘蓝型油菜与菜薹的远缘杂交的组合中选育早熟且较高产的新组合是有可能的。而选择每荚粒数多、粒大的组合,是突破甘蓝型油菜与菜薹杂交种低产的主攻方向。
4.不同耕作方式比较试验表明,在沙质土壤中,免耕油菜在现蕾、开花期的净光合速率均大于少耕的,株高、有效主花序长度没有差异,分枝部位则要显著高于少耕耕作的,免耕耕作方式的油菜其籽粒充实饱满,千粒重显著高于少耕耕作的,单株产量甚至达到极显著水平。少耕油菜的叶绿素在现蕾期低,而开花期相反。少耕耕作方式的一次、二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每荚粒数要显著高于免耕耕作的油菜。茎没有差异;根重和根系体积的差异不显著,但少耕油菜的平均值均比免耕耕作的高。免耕耕作的油菜其根系长度显著的大于少耕的。田间观察发现,免耕耕作的油菜没有倒伏现象,而少耕耕作的油菜有倒伏情况。
但是,免耕和少耕所适宜的土壤是不同的,在沙壤条件下免耕具有优越性,而在粘土条件下,少耕要优于免耕。因此,在生产应用中要根据土壤性质选择合适的耕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