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牙冠类型为方圆形上颌前牙,牙周膜,牙槽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三维模型,模拟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关闭上颌前牙邻面去釉间隙,对关闭邻面去釉间隙时的牙齿,牙周组织的应力及应变以及牙齿的位移趋势和位移量进行非线性分析,为正畸临床隐形矫治技术配合使用邻面去釉提供临床指导和理论基础。[方法]第一部分:方圆形牙冠前牙牙槽嵴顶尖锐,牙槽间隔狭窄,所以选取方圆形牙冠类型的患者,对其上颌前牙进行邻面去釉处理,正常牙齿邻面釉质厚度为0.75~1.25mm,隐形矫治器每一步牙齿最大移动量为0.20~0.33mm,本研究设计每个牙齿近远中邻面各去除牙釉质0.15mm,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获取去釉后的CBCT,将拍摄的CBCT数据以DICOM格式储存,并运用于MIMICS建模,力学分析软件为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三维重建上颌前部牙列、牙周膜,牙槽骨,上颌前牙隐形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第二部分:运用ANSYS软件对实验第一部分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关闭邻面去釉间隙时,牙根、牙周膜、牙槽骨的应力分布,以及牙齿的位移趋势和位移量,对隐形矫治器关闭邻面去釉间隙的的生物力学机制进行分析。[结果]1.建立了包括上颌前部牙列、牙槽骨、牙周膜、上前牙隐形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由790177个单元和140409个节点组成。2.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就位于牙齿时,牙周膜等效应力分布主要集中于左上尖牙、右上尖牙牙周膜唇面及远中牙颈部,左上侧切牙牙周膜唇面颈1/3,两侧中切牙牙周膜唇面根尖1/3部位。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左上尖牙、右上尖牙牙周膜唇面及远中颈1/3,左上侧切牙牙周膜唇面颈1/3,以及右上尖牙腭侧面,两侧中切牙,侧切牙腭侧面颈1/3,其余部位应力分布均匀,最小应力主要集中牙周膜近远中邻面牙颈部,以及双侧尖牙及侧切牙腭侧面,中切牙腭侧面牙牙周膜中上1/3。在关闭间隙的过程中,中切牙侧切牙牙冠牙根均表现为近中移动,尖牙均表现为牙冠的近中移动,牙根远中移动,牙齿移动方式为倾斜移动,在矢状向牙齿表现为唇向移动,尖牙表现为牙冠唇向移动,牙根舌向移动的转矩移动。垂直向,牙齿均有压低的趋势。[结论]1.应用CBCT扫描技术获取建模数据,以DICOM格式将数据保存并导入Mimics获取上颌前部牙列、牙槽骨、牙周膜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几何模型并用ANSY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及非线性接触分析,为进一步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模型基础。2.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关闭邻面去釉间隙时,上颌6个前牙牙周膜均无明显应力集中区,6个前牙均表现出牙周膜颈部应力高于根中及根尖1/3,其中尖牙远中面应力相对较大。3.关闭邻面去釉间隙,上颌6个前牙均表现为近中及唇向移动且伴有龈向压低,位移方式为倾斜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