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以正常成年豚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膀胱组织内Cajal样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CCs)的分布情况以及其与周围一氧化氮阳性神经元细胞的分布规律进行观察;对体外培养的ICCs样细胞进行分泌功能特性研究,探讨其作为膀胱的起博细胞的分布、功能及意义,为临床上治疗某些疾病(如detrusor instability,DI)提供新的切入点。方法:本实验通过豚鼠膀胱冰冻切片运用c-kit免疫荧光观察ICCs样细胞的在正常成年豚鼠膀胱组织的分布情况;结合c-kit、NOS2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ICCs样细胞与一氧化氮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关系;采用酶消化法,得到体外培养状态下的ICCs样细胞,并运用c-kit、NOS2免疫荧光双染技术,探讨ICCs样细胞的分泌功能。结果:通过免疫荧光观察到ICCs样细胞在豚鼠膀胱内的分布情况:组织学分布组中肌层多于粘膜下层,粘膜下层多于粘膜层;解剖学分布组中膀胱顶多于膀胱体,膀胱体多于膀胱颈;通过荧光双标法可以观察到,ICCs样细胞分布于一氧化氮阳性神经元周围;通过免疫荧光双染体外的ICCs样细胞,可以发现c-kit、NOS2在ICCs样细胞内共表达的现象。结论:ICCs样细胞在膀胱内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不同,在膀胱顶和膀胱肌层内分布较多,与其生理功能相符合,为其作为膀胱起搏细胞打下了组织分布的基础;ICCs样细胞分布于一氧化氮阳性神经周围,两种都分布于膀胱平滑肌组织间,两者联系密切,为研究“神经- ICCs样细胞-平滑肌”作用单元提供了有力的证据;ICCs样细胞荧光双染发现其具备分泌NO的结构基础,为研究ICCs样细胞的分泌功能进而推断其对膀胱逼尿肌的作用方式提供了基础,同时为临床上治疗某些疾病开辟了新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