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十七年”(1949-1966)中国电影为研究对象,以文化研究为视野和方法,考察这一时期的电影对城市的呈现和表征,同时考察这一时期现实中人们关于城市的观念、政府的城市发展政策以及市民的日常行为方式,并进一步分析影像与现实复杂微妙的互动关系。1949-1966年,在经济上,中共政权为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实行了“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没有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是把大量物资用于积累,用于基本建设。在社会内部,国家又维持并扩大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工人与农民、城市与乡村三大差别,实行“城市向乡村抽血”(费孝通语)的“内部殖民”方式发展工业、发展城市。本文主要从城乡关系、城市空间和日常生活三个角度分析城市电影,考察电影文化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在城乡关系方面,影像与现实的关系非常复杂微妙。1949-1957年,就如何表现城乡关系,知识分子与中共政权展开了争夺,不过双方都是以城乡关系为幌子,强调自身的优越性。1958-1960年,为配合工业“大跃进”的现实,电影建构了城市帮助乡村的城乡关系。1961-1966年,为配合现实中城镇人口大量精减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电影又建构了乡村帮助城市这种叙事。在城市空间方面,“十七年”电影一方面反映了现实中的城市空间改造;另一方面又重新赋予各种空间以不同的意义,区分了危险/安全、消费/生产、娱乐/教育等二元空间。现实中的城市空间改造与电影对空间意义的生产一方面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改善了劳动人民的处境,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劳动人民身体与意识的控制。在日常生活方面,“十七年”城市电影在物质、性、爱情、婚姻等方面建构了一套新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这种新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都与“高积累、抵消费”的政策相关,都服从服务于国家“工业化”这个目标。但是,不可否认,这种新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本身也有其正当性,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在现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