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学是以应用文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文章进行全方位评价和探索的一门学科。一切有关文章写作的文章立意、章法结构、语词、句法、语言修辞、文体风格等,都是属于文章学研究的范畴。 当代学者王水照先生认为,“文章学之成立,殆在宋代,其主要标志在于专论文章的独立著作开始涌现”。宋代是中国文章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宋代崇儒右文的文化政策、科举制度的深入开展以及文章评点的日益风行,“文”的内涵与名称渐趋稳定,文章创作成果丰硕,如出现了诸多的文人、文集,相关的文章的汇编或总编等。一系列有关文章的评点本和批评理论著作也随之产生,如陈骙的《文则》、陈傅良的《止斋论诀》、吕祖谦的《古文关键》等,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文章学理论在宋一代的形成。 王应麟的《辞学指南》是众多文章学理论专著中,见解独特、影响深远的著作之一。这是一部专为应试博学宏词科而撰写的著作,四卷,附刻于大型类书《玉海》之后。本文试从文章学理论这一角度,从“国体之文”、“文人之文”、“学者之文”进一步探讨《辞学指南》的文法、章法等相关理论。在《辞学指南》中,王应麟探源溯流,对宋代博学宏辞科考试中十二种文体——制、诰、诏、表、露布、檄、箴、铭、记、赞、颂、序一一考证它们名称的由来及发展,对其章法、体制、句法、字法等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引述各家之说,参以自己备考期间的心得,辅以相关例文予以点评,使理论与创作紧密结合,构建了一个全面的文章学理论体系。此外,本文还从王应麟本人在对“代言之文”的探讨与总结中的过程中,窥探其在文学与学术方面的造诣。虽然前人对这十二种应用文体也多有涉猎,但作为宋代集政治、文学、学术于一身的通儒而言,多年的创作实践又让他对这十二文体有着更深刻而独特的体验。他批判吸收前人的观点和理论,结合他在政治、文学、学术上的造诣,在论述这些文体时,不仅仅提出应注重“国体之文”用字、用词,还应注重它们的文章体势,做到庄重典雅。同时又赋予了这些文章特有的“文人气质”,在对文章形式的肯定时,一并赋予其文以经世之道,并以其博赡宏丰的学者身份,为这些“代言之文”增添了不少“学者之文”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