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局部晚期鼻咽癌在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过程中肿瘤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及周围重要组织解剖形态及放疗剂量的变化规律,探索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自适应放疗的意义。研究方法:自2014年5月-2014年9月期间15例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入选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放疗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新辅助化疗前、2周期新辅助化疗结束后、放疗过程中(累计放疗剂量达40Gy)及放疗结束同日分别行四次定位CT扫描,根据福建省肿瘤医院靶区勾画标准在这四次CT图像上分别勾画肿瘤靶区及危及器官。分别根据这4次CT图像制定4次放疗计划。将plan1计划复制到2周期新辅助化疗结束定位CT2上获得新计划plan2′,初步比较plan1和plan2′,发现新辅助化疗后解剖形态及放疗剂量明显改变,在新辅助化疗后设计放疗计划plan2,实际放疗实施采用plan2计划,将plan2计划分别复制到放疗过程中及放疗结束同日定位的CT3、CT4上获得新计划plan3′及plan4′,比较plan2、plan3′及plan4′,获取同步放化疗期间解剖形态及放疗剂量的变化,进而明确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自适应放疗的意义。研究结果:所有入组病人都按原定计划顺利完成治疗。鼻咽原发灶GTVnx、颈部转移淋巴结GTVnd及腮腺体积在治疗过程中明显缩小。肿瘤靶区受照剂量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变化。根据新辅助化疗结束后扫描CT设计放疗计划能够使颈部转移淋巴结最大层面最短径≥3cm侧腮腺受照剂量下降,而在后续同步放化疗过程中腮腺受照剂量明显升高,在放疗累计剂量达40Gy时调整放疗计划能够使腮腺获益。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鼻咽原发灶及颈部转移淋巴结体积明显缩小,解剖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剂量改变,在新辅助化疗结束后设计放疗计划能够减少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同步放化疗过程中腮腺受照剂量受自身体积变化及空间位置影响较大,需要在同步放化疗期间调整放疗计划,在放疗累计剂量达40Gy时调整放疗计划能够使腮腺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