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农耕社会,根在农村,千年的农村发展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民族文化的摇篮,要认识中国的文化,传播、传承中国的文化,就得从农村开始,从乡土文化做起。但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社会急速发展、快速转型,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传统农村、大量古村落迅速转型和消失,这些都对源自农村的乡土文化产生前所未有的打击,旅游业的过度商业化、道路畅通的无限化、大量“空心村”的出现,加上农民的保护意识淡薄,使得乡土文化濒临灭亡的危重局面。对优秀乡土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探索中国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播传承方法是本文的主题。本文针对中国乡土文化的发展问题与现状,将国外的“慢城”理念运用到中国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播、传承的实践中,形成我国优秀乡土文化的“慢城”传播模式,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将优秀乡土文化进行现代性的提升,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最终构建具有“慢城”特色的点、线、面乡土文化传播格局。“慢城”传播模式探究保护优秀乡土文化、发展优秀乡土文化、传播优秀乡土文化,是一种健康的、积极的文化传播模式,对于文化的传承传播、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的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讲述本文问题的研究背景、意义、相关一些概念的阐释、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以及本文的创新点所在,为本文的研究打下基础。第二部分为背景部分,是我国优秀乡土文化濒临的绝境。从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村落同质化、道路的无限制畅通导致无处不在的商业旅游及农民大量流失出现“空心村”的现象等方面阐述乡土文化濒临的绝境。优秀乡土文化是不可复现的史诗,是民族文化的摇篮,优秀乡土文化的抢救性保护非常必要;第三部分是优秀乡土文化与“慢城”传播模式探究。本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和核心,针对国内乡土文化的发展问题与现状,将国外的“慢城”理念与我国优秀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实践相结合,探究出“慢城”传播模式,即通过文化信息的采集、编辑和加工的过程,将具有传播传承价值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进行原真性、完整性地保留,符合大众审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达到传承传播的目的,总结国内外“慢城”传播模式探索的经验,形成“慢城”议论线,为构建具有“慢城”特色的乡土文化传播奠定基础。第四部分是构建“慢城”特色的乡土文化传播。这需要传播者政府、民间组织等机构的抢救性保护意识的提高,传播内容优秀乡土文化的现代性提升,如新型乡土模式的开发,手艺乡村、体验式旅游等非物质文化的提升,在发展中保护。最后以村落的乡土文化“慢城”传播为点,自然山水为线,地域为面,形成点、线、面格局。从全国的范围看,以地域乡土文化的“慢城”传播向外扩散到全国各个地域的乡土文化“慢城”传播,构建具有“慢城”特色的乡土文化传播。这是全文的升华和设想,目的是为了实现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