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纳博科夫蜚声文坛,享誉世界。他的多元文化背景、颠沛流离的流亡经历造就了其别具一格的文风;对文学创作的深刻见解和非凡的语言才华让他频频为人称道。尽管他在文学创作领域久负盛名,大众对于他的鳞翅目学家背景却知之甚少。纳博科夫的作品中包含了大量“蝴蝶”意象的明示和暗示,成名之作《洛丽塔》更是如此——蝴蝶的意象渗透了整本小说的叶脉纹理。然而,蝴蝶与洛丽塔在纳博科夫精神层面的深层联系却鲜有学者问津。纳博科夫热衷于“游戏”与“欺骗”,其作品中充斥着繁复的后现代主义元素,但是在表象的游戏性之下,他的作品中还存在一个更为广阔、深邃,却不为人所知的“彼岸世界”。本文结合纳博科夫在文学创作中所崇尚的“模仿”哲学,从形态、行为和生理性状三方面探究洛丽塔与蝴蝶的相似性,破解洛丽塔作为纳博科夫笔下拟态蝴蝶的第一重身份;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这一联系背后的超验性内涵,挖掘洛丽塔作为纳博科夫“彼岸世界”化身的第二重身份,继而揭示作家塑造洛丽塔这一形象的终极意义——不仅是纳博科夫自身的精神突破,也体现了他对于全人类的普世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