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公元前5世纪和3世纪,Democritus和Theophrastus就分别提出植物间存在化学物质的相互反应。Rice对化感作用的定义是“一种植物,包括微生物通过产生化学物质并排至环境中而对另一种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有害或有益的效应”。如今,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事实上已扩展到以植物为中心的一切有机体及环境间通过化学物质为媒介的化学相互作用。姜黄属植物是我国传统中药姜黄、郁金、莪术的植物来源。历代本草书籍考证结果表明,“温郁金”在唐代始见,温郁金块根加工成药材称温郁金,根茎煮熟晒干称为温莪术,根茎趁鲜纵切厚片晒干则称为片姜黄。温郁金为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和抗艾滋病等多种药理活性。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ion)主产于四川、福建、广东等省,其油的主要成分有莪术醇、莪术酮等。近年研究发现,莪术油具有抗癌、抗菌、抗病毒、抗溃疡、促进微循环及治疗多种炎症等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对姜黄属植物和植物化感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种子发芽实验对温郁金和蓬莪术的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就其若干赫米西斯模型进行了参数拟合,同时对其连作障碍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缓解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温郁金和蓬莪术植株内存在促进白菜种子萌发生长的化感物质,比较水浸提液和醇浸提两种不同提取方式,其化感物质种类存在差异。总体上看起促进作用的处理大多是采用水浸提的结果,具有开发成植物促长剂的可能;而醇浸提的成分对白菜种子大多有抑制作用,可以用于生物农药研究。2.温郁金和蓬莪术植株各材料所含化感物质很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和较多的种类,并且可能同时含有可以促进和抑制白菜种子萌发的化感物质。另外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条件的改变可能对温郁金和蓬莪术植株内某些化感物质的活性有显著的影响。3.温郁金与蓬莪术在化感效应上存在着差别,在针对白菜种子的发芽实验中,无论是水浸液还是醇提取物都出现过温郁金与蓬莪术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产生强度不同甚至相反的化感效应,导致这种结果的可能是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变对化感物质活性有了影响,而前人的研究已经证明环境因子的改变可以导致化感物质活性的变化。4.采用改进单纯形法对温郁金和蓬莪术的AN_Hormesis、Streibig_Hormesis和对数Logistic_Hormesis模型进行参数拟合,计算速度快,效果较好。结果表明对数Logistic_ Hormesis模型是反映白菜种子生物量对温郁金和蓬莪术化感物质浓度响应的规律的一个较好的数学描述式。5.连作温郁金无论是地下块根还是地上部分的茎叶生物产量都远远小于正茬,在生长中期连作温郁金对地上部分的茎叶生物产量影响最大;连作蓬莪术地上部分的茎叶生物产量远远低于正茬。就光合特性而言,降低幅度较大的有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和气孔限制值。两种植物的连作土壤对IAA和ABA的作用较明显,且分别为抑制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