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点感原理下城市夜晚观光“峡谷景观”构成研究——以西安二环观光峡谷景观为例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h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景观和城市感知景观是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由实证方法论转向人本方法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基本原理源自新人文地理学的“地点论”。本文在城市景观感知研究的基础上,以“地点论”的空间感知(距离无差别)为理念,对城市夜晚车行状态下景观线路感知组合观光功能进行研究,开创性地提出城市夜晚观光的“峡谷景观”体验理念。并提出解构城市夜晚峡谷景观的空间条件,及其建构的“地点论”的认知原理。即,在车行动态并具有“无差别空间距离”感知条件下对城市景观的感知,可以激励游客形成具有旅游功能的城市连续美景。  本文以西安二环快速干道及其周边景观为研究案例区域,获取了对其沿线天际线建筑的空间分布,并对建筑密度、类型、分布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结果,确定了西安二环城市夜晚观光峡谷景观构建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按照景观空间组合的发育成熟度,将西安二环城市夜晚观光峡谷景观划分为发育成熟型、正在发育型、以及潜在发育型三个阶段,并且各个类型在空间上并不是连续的。结合西安城市社会空间特征以及商务办公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西安二环城市夜晚观光峡谷景观的发育与这两种空间分布之间存在高度的重合性,并根据这一特征,分别对三个阶段景观进行了游段细分。其中,发育成熟型游段包括四个:①位于高新区与南二环西段的“新西安现代风貌段”;②位于南二环东段的“新社区风貌游段”;③二环东路的“混合风情街区游段”;④二环北路的商住游段。正在发育的游段有两个:①二环西路“传统单位制社区”游段;②东北部城市“工业西安”段。潜在发育的游段为两个:①西北部“历史文明”游段;②城南“文化西安”文教科研区。  在此基础上,整理了现代城市夜晚观光峡谷景观构建所应具备的条件、不同成熟度城市夜晚峡谷景观的空间构成以及城市夜晚峡谷景观构建要素,并对车行下城市夜晚观光景观无差别感知原理做了初步探索。最后,文章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可以对城市夜晚峡谷景观多种构建模式的探索,对不同条件下城市夜晚峡谷景观构建的标准以及在车行城市夜晚观光无差别感知环境中不同景观对乘车人空间无差别感知的影响范围差异等方面可以展开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地下水在济南市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四大泉群”为主要代表的72名泉形成了济南市悠久的泉文化。南部山区是济南市泉域地下水的补给区,其独特的
在陆地三大生态系统中,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固碳功能,湿地的固碳能力与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紧密相连。艾比湖湿地为我国西北干旱区面积较大的湿地之一,湿地边缘带具有丰富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随着微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统计是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武器,把GIS引入统计,极大地推进了
根据珠江三角洲网河近几十年水文资料,分析得出1993年前后三角洲网河及口门分流分沙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网河区水沙分配变化必然会对伶仃洋的水沙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地形变化。
带高三也有些年头了,每次遇上复习“古诗词鉴赏”,总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声:“太难了,不知道该如何复习”,“诗都读不懂,甭说答题了”,“都白讲了,学生什么都不会”……诚然,古诗歌复习备考是整个高三复习的难点,也是重点之一,能否施行科学有效的备考策略,直接影响着备考的成效,乃至成败。通过几年的积累与学习,我对诗歌鉴赏复习略有些心得,现总结如下,以供同仁批评指正。  就像医生治病一样,要治好病人的病,先要找
冰雪来自于水汽输送,微粒来自于气溶胶质粒的搬运。微粒可以被风以干沉降的方式沉降到冰雪面,也可以通过与水汽相交汇形成降水降落到冰雪面,最终都被保存到冰芯中。当冰雪和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