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共两个实验,以添加晶体氨基酸的半精制饲料饲喂黄颡鱼幼鱼,通过56d生长实验确定其对蛋氨酸和赖氨酸的需要量。
试验一:黄颡鱼幼鱼对蛋氨酸需要量的研究。共配制6组饲料。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SPC)为主要蛋白源,部分蛋白以除蛋氨酸外的晶体氨基酸混合物代替从而达到黄颡鱼肌肉氨基酸模式,精制鱼油、豆油为脂肪源。通过添加晶体蛋氨酸使各种饲料中蛋氨酸含量分别为0.55、0.67、0.75、0.87、0.95、1.13g/100g饲料(实测值)。实验鱼初始体重为1.38±0.01g,每组饲料4个重复。养殖实验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持续8周。结果显示,当饲料中蛋氨酸含量为0.87%时,黄颡鱼幼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增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占体重的百分比最高。死亡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饲料不同蛋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黄颡鱼幼鱼肝体比、肥满度、脂体比、全鱼粗蛋白,肌肉的水分、肌肉粗蛋白和肌肉灰分,而对脏体比、全鱼水分、全鱼粗灰分、全鱼粗脂肪、肌肉脂肪和肝脏常规成分(粗脂肪、粗蛋白和水分)影响不显著。各组黄颡鱼幼鱼血浆生化指标不因饲料中蛋氨酸水平的不同而差异显著,但血浆中总蛋白、胆固醇和葡萄糖都表现出随着饲料中蛋氨酸水平的提高而上升,达最适饲料蛋氨酸水平后逐渐下降的趋势。饲料中不同水平蛋氨酸对各饲料组黄颡鱼幼鱼肌肉中蛋氨酸含量影响显著,但对其他的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各饲料组黄颡鱼幼鱼血浆中游离氨基酸除苏氨酸、亮氨酸、丝氨酸和谷氨酸外,其他氨基酸不因饲料中不同蛋氨酸水平差异而显著变化;但血浆中游离蛋氨酸和胱氨酸随饲料蛋氨酸水平的不断提高,至最适添加量后逐步下降。
试验二:黄颡鱼幼鱼对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共配制6组饲料。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SPC)为主要蛋白源,部分蛋白以除赖氨酸外的晶体氨基酸混合物代替从而达到黄颡鱼肌肉氨基酸模式,精制鱼油、豆油为脂肪源。通过添加晶体赖氨酸使各种饲料中赖氨酸含量分别为1.73,2.18,2.60,3.13,3.55,4.19g/100g饲料(实测值)。实验鱼初始体重为1.48±0.01g,每组饲料4个重复。实验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结果显示,饲料中不同赖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黄颡鱼幼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增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死亡率各组间无差异。饲料不同赖氨酸水平显著影响各饲料组黄颡鱼幼鱼肥满度、全鱼粗蛋白、全鱼水分、全鱼粗灰分、肌肉粗蛋白、肌肉水分、内脏水分,而对脏体比、肝体比、脂体比、全鱼粗脂、肌肉粗脂肪、肌肉粗灰分和内脏其他常规成分(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影响不显著。饲料赖氨酸水平显著影响各饲料组黄颡鱼幼鱼血浆总蛋白,而对胆固醇、葡萄糖和甘油三脂影响差异不显著,但血浆中总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都表现出随着饲料中蛋氨酸水平的提高而上升,达最适饲料蛋氨酸水平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各饲料组黄颡鱼幼鱼肌肉中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除丝氨酸和甘氨酸外受饲料赖氨酸水平影响差异不显著。饲料不同水平赖氨酸含量显著影响各组黄颡鱼幼鱼血浆的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酪氨酸。除上述氨基酸外,苯丙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和甘氨酸受饲料不同水平赖氨酸影响不显著。
从以上结果可以得到下列结论:由黄颡鱼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同饲料中蛋氨酸或赖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分别根据折线模型或二次曲线模型得出其蛋氨酸最适需求量为0.87%(占饲料蛋白的2.15%);总含硫氨基酸的最适需求量为1.27%(其中胱氨酸占0.40%),占饲料蛋白的3.14%。赖氨酸需求量最适需求量为3.45%(占饲料蛋白的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