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判断和道德判断通常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活动。人们认为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道德是去判断事件、行为和人的好坏的一种活动,但是实证的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特定的联系。脑成像的研究表明,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激活某些共同的脑区,如眶额叶皮层和岛叶皮层,并且生物学及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二者并非独立的,可能存在特定的关联。本研究通过行为实验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去探究比较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的加工活动过程及其脑电活动的特征。研究结果对审美判断和道德判断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行为实验研究中,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的范式和e-prime软件编制实验程序,记录了某大学55名在校大学生(男30名,女25名)完成词汇判断任务的行为数据,实验材料中包含60个审美词汇(包括30个代表美的成语,30个代表丑的成语),60个道德词汇(包括30个代表道德好的成语,30个代表道德不好的成语),考察了对审美成语(代表美和丑的成语)和道德成语(代表好与不好的成语)的组合判断的反应时,将美和道德好、丑和道德不好的词汇组合称为相容词汇组合,将美和道德不好,丑和道德好的词汇组合称为不相容词汇组合,结果表明被试在判断相容的词汇组合比不相容组合的词汇组合反应时更快,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在内隐加工过程中美和好、丑和不好更容易联系在一起。脑电实验研究中,采集18名在校大学生(12名女生,6名男生,年龄21.50±2.20岁)的脑电数据,实验材料中包括审美词汇(包括美和丑)、道德词汇(包括道德好和道德不好)以及中性词汇的五种类型的成语词汇,以词汇的真词假词的判断作为实验任务。考虑到对真词与假词的脑电反应可能存在差异,仅选择分析被试对真词的脑电反应进行分析,选择了三个时间窗口分析:80-160ms,180-330ms,780-980ms,根据峰潜伏期命名的成分为N100、P230、N950。不同类型词汇的N100平均波幅差异不显著;在180-330ms时间窗口内,不同类型词汇判断诱发的脑电波幅差异显著,丑的成语类型与中性成语类型之间有显著差异,美和道德好的成语以及丑和道德不好的成语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把25个电极点分成电极位置为前中后,左中右的两种因素分析,加上成语类型进行三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前部的电极点中,5种成语类型成对比较有显著差异。而在780-980ms的时间窗口没有显著差异。行为研究的结果发现美与好,丑与坏的联系更为一致,而脑电实验发现,美与丑、好与坏诱发相似的脑电波形,说明它们可能涉及相同或相似的加工过程。本研究表明审美判断和道德判断具有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