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中国繁荣昌盛,自从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这40年里,我国地方官员更替已经成为常态,很多经济学者已经关注到地方官员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很多经济学者着重考察政府官员治理维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官员和当地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因为各地政府实施的政策各有不同,在招商引资、区域竞争和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地方财政支出显然是地方政府着重关注的财政政策之一。同时,由于我国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的体制,地方政府官员在影响当地财政支出时既有能力又有激励这双重动机。首先关于激励动机方面,由于我国现行的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的体制,我国地方政府官员有激励去积极提高当地财政收入,而且有激励去积极努力地工作以此获取升职机会,这些就使得地方政府官员在经济行为方面有很大的激励动机会对当地财政支出做出影响。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官员同时拥有影响当地财政支出的能力。地方政府官员由于我国实施的财政分权体制从而在当地财政支出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支配权,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官员便有了影响当地财政支出的能力。而由于政治集权体制的实施,我国地方政府官员的一些行为动作会受到中央政府的监督限制,但是地方政府官员也因此获得了支配其下级官员的权力,然后通过正式制度和“批条子”等非正式制度影响本省财政预算过程。因此,对省级官员和地方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省级政府官员更替对地方财政支出影响的机制和具体效应,不仅更加清楚理解了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和地方政府官员的经济行为、政治因素的管理制度,而且有助于我国经济更加飞速地发展。本文尝试从省级官员(省委书记和省长)个人层面系统考察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理论方面,本文分析了省级官员更替对地方财政支出影响的理论机制,强调了省级官员对地方财政支出产生的影响。实证分析方面,本文基于1998-2017年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和省长的变更、在任时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的样本数据和与之相匹配的经济变量,考察分析了我国省委书记及省长更替和地方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省委书记和省长的更替,对地方财政支出增长率有显著的负影响。本文的研究是稳健的,丰富了对经济增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