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肌梗塞可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和心率变异(HRV),HRV作为无创性检查可预测心梗患者预后。但不同时间、不同指标的HRV与临床及预后关系如何?急性心肌梗塞(AMI)后不同时期的HRV时辰规律的变化如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HRV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什么?HRV作为预后指标,对药物长期作用的评价如何?我们的HRV情况又将是怎样等?这些文题尚未见报导或无成熟的结论。本文前瞻性系列观察了11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住院死亡17例,出院死亡6例。心梗发生后48小时内(均19小时,85例)和心梗后3周(均20天,96例)记录动态心电图,出院101例据药物治疗随机分为三组,氨酰心安组,30例,每日用量12.5mg-100mg;依那普利组,36例,每日用量6.25mg-50mg;对照组,35例,禁用上述2类药物。平均随访10月,门诊随诊均2月一次,随诊率98%。心梗发病后3、6、12月动员Holter检查,各有HRV资料20、24、24例。 患者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陈旧性心梗病史、溶栓治疗、年龄、Killip分级、超声EF值、CKM值等九项临床指标单项与死亡相关分析时,后六项有意义,经多元逐步判别分析,年龄、EF、CKM、Killip分级四项指标为独立的心梗预后预报因子,与死亡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891、0.2704、0.234 3、0.1692(p<0.01)。心梗48小时内记录动态心电图,6例死者与79例幸存者相比,LF较HF下降明显,二者比值LH显著变小,其它各项HRV指标有下降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死亡6例中,5例有心梗后3周的HRV资料,与91例幸存者相比,各频谱成份ULF、VLF、LF、HF及总成份TOT显著下降,LF较HF下降更明显,其比值LH显著降低,时域指标ASD显著小,RMSDC显著大,p均<0.05,该8项指标多元逐步判别分析,ULF、TOT、VLF、ASD四项为独立的预后预测指标,与死亡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77、0.5750、0.5190、0.4724(p<0.01),其相关性较临床指标与死亡间密切,提示作为心梗危险因子分层分析,H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