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最容易获得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是影响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对确定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决定手术之后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腋窝淋巴结清扫是判别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的唯一可靠手段,但经过病理证实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未发生转移。近来研究表明,前哨淋巴结活检能较准确的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但前哨淋巴结活检对经验和条件的要求很高,假阴性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如何准确的进行术前腋窝淋巴结预测、定性诊断来识别具有高转移风险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目的:研究乳腺原发癌灶MR表现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MR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取回顾性研究,以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行西门子3.0T 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4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切除肿块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或腋窝淋巴结清扫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并记录乳腺癌灶及腋窝淋巴结的MR表现,包括乳腺癌灶的位置、最大径、形态、强化时间-信号曲线和腋窝淋巴结的长径、短径、长短径比值、T2STIR序列脂肪门有无消失。所有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观察指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并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指标与病理的一致性。结果:(1)乳腺癌灶MR征象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有肿瘤最大径、时间-信号增强曲线(p值均<0.01),并且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度(k=0.57~0.679,p值均<0.01);原发肿瘤的部位、形状在转移组和未转移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2)腋窝淋巴结的MR征象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有淋巴结长径(以1.0cm为界限)、长短径比值、T2STIR序列脂肪门(p值均<0.02),长短径比值与病理的吻合度较好(k=0.518,p值<0.01),但单纯以长径≥1.0cm和T2STIR序列脂肪门消失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结果的吻合度较差(k值分别为0.398和0.158,p值均<0.01);以长径0.5cm为界判定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p>0.05)。(3)腋窝淋巴结转移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TIC曲线、长径是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值均<0.05)。将长短径比值单独列入回归分析,长短径比值与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值<0.05)。结论:(1)乳腺癌灶的最大径及MR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乳腺癌灶的最大径越大,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越大;时间-信号曲线呈骤降型的患者其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大。(2)乳腺癌灶的位置及形态改变等MR特征对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有局限性,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3)单纯以大小、形状改变或者形态学改变评价腋窝淋巴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综合考虑乳腺癌灶及腋窝淋巴结的MR表现,有助于提高MR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正确率,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腋窝淋巴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