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资本市场这一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它主要存在于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之间,它相较于外部资本市场具有信息获取和资本配置上的优势,能够对集团内部表现突出的投资分部迅速做出反应并对其加大资本支出,这也是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良好的表现。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在整体经济格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了缓解外部融资压力,一些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开始探寻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建立,实现资金在集团内部的有效融通。然而,由于我国仍属新兴市场,在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中小股东保护制度等方面有待完善,集团内部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权益、投资决策出现偏差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引发对我国民营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思考:1.我国民营企业集团内部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内部资本市场,其运行状况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是否存在差距?2.在我国特定背景下的内部资本市场内,集团资本是否得到了有效配置?3.我国民营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具体有哪些?为此,本文选取横店集团作为我国传统大中型民营企业典型代表,以其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横店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代表性;其次,运用调整利润敏感系数法对其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进行了测算;然后,结合我国民营企业结构现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集团内、外部给出了一些关于内部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建议。本文主要结论有以下方面:第一,我国民营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存在,但效率普遍偏低。与西方发达国家0.7以上的效率指数相比,横店集团的配置效率最高也只是0.008249,且时而呈现出负数,状态不稳定,仍待提高。第二,内部资本市场影响因素众多,民营企业金字塔型组织结构所带来的“双层代理”问题、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两权分离”问题以及集团内子公司密集上市计划都会导致集团内部融资决策偏离,资本频频流向成长能力表现不佳的分部。第三,根据现有理论,集团的多元化发展对于内部资本市场有效运行具有促进作用,但本文在引入多元化指数进行测算之后发现,在整体多元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多元化指数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指数之间并未呈现显著线性关系。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应对我国民营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不高的一些政策建议:一是适度多元化,企业应建立核心竞争力,对于表现不佳的企业分部及时止损,减少融资;二是健全企业分部信息披露制度,最大程度发挥内部资本市场的信息获取优势;三是完善外部监管环境,实现内外部资本市场功能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