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末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怀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政府大力倡导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背景下,以尊重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为基础,重新审视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方式,完善和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的实地调研,论文在探讨和分析少年宫机构性质和教学特点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灌输论为指导,以活动教育思想为认知规律,对其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深入地剖析,提炼、总结了活动中所蕴含的道德要素,深入论述了少年宫的教育教学活动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并对发生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深入地阐释。兴趣小组活动和群众性教育活动被誉为少年宫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兴趣小组活动是以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为目的的技能培训活动,其中孕育着众多的道德品质要素;群众性教育活动是以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和孝道精神等主题思想为精神内核,以学生广泛参与为基础,专门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大型主题类教育活动。两类活动是以实践—体悟—认知为教育规律,使受教育者通过内省的方式将教育活动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转化为道德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价值观念是多元的、分散的,之所以能够达到道德认知的最终归宿,是由于道德引领功能作为转化的关键存在于少年宫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主题、活动和小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道德引领功能发挥的基本要素,主题是目标导向,是道德引领功能发挥的方向,只有确立“立德树人”的主题引领力向才能将普通的教育活动转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能动因素的教育者,是整个道德引领过程中的是推动力,是连接主题、活动和受教育者的中间桥梁,其功能是使受教育者从活动中体悟并产生认知,深化对道德意识的理解;活动和小组是道德引领功能发挥的载体,也是未成年人内心需求的教育形式,基本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总之,少年宫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能够依靠自身教育模式的特殊优势改善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针对性不足、吸引力不足和实效性差的现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