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T作业及其管理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St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DT作业是伴随着计算机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作业形式。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VDT作业已成为现代劳动中具有代表性的作业。VDT作业的作业形态、对作业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不同于传统的办公室作业和车间作业。它的出现对作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现代作业管理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从视觉疲劳、局部骨骼肌疲劳和精神疲劳等方面对VDT作业研究进行了综述。在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VDT作业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VDT作业及其管理研究中有待于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VDT作业对固视运动的影响,建立了评价视觉疲劳的新指标。视觉疲劳是VDT作业引发身心疲劳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客观、准确地评价VDT作业者的视觉疲劳是VDT作业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广泛使用的调节近点距离和闪烁融合频率这二项评价视觉疲劳的指标存在着固有的缺欠。为了建立评价VDT作业视觉疲劳的新指标,通过实验研究了VDT作业对固视运动的影响。2小时的VDT作业使固视运动的微跳动成分和漂移成分的运动特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眼球运动系统固视机能低下的结果,反映了固视运动的疲劳特性。固视运动是注视静止点视标时眼球产生的无意识的微小运动,与调节近点距离和闪烁融合频率相比,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视觉系统的疲劳状态。固视运动对视觉疲劳反应敏感,疲劳的检出能力远远大于调节近点距离和闪烁融合频率,是评价VDT作业者视觉疲劳的新指标。VDT作业疲劳的模糊综合评价。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受多因素影响的事物进行总体评价的有效方法。根据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要求和VDT作业引发疲劳感的特点,从视觉疲劳、局部骨骼肌疲劳和精神疲劳三个方面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VDT作业疲劳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对VDT作业者的疲劳程度做出正确的评价。模型中有关构造评判矩阵的信息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效率高成本低,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我们提出的VDT作业疲劳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便于现场应用,为企事业单位在VDT作业管理中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作业者的疲劳程度提供了新的方法。 <WP=4>VDT作业视觉环境的综合评价。在综合分析了VDT作业视觉环境中各种因素对作业者可能产生影响的基础上,从照度、亮度、眩光、视屏显示质量、光色等方面设计了评价VDT作业视觉环境的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某些企业VDT作业场所的视觉环境进行了评价。应用实例的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VDT作业场所的视觉环境质量做出正确的评价。模型中各项指标的量化信息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运算过程简单,便于掌握和应用,为企事业单位在VDT作业管理中评价视觉环境,确认管理对策效果提供了有效的方法。VDT作业管理。VDT作业管理有其特殊性。根据管理学、系统科学、工效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VDT作业的特征及其管理的客观要求,构建了VDT作业管理的框架。从作业组织、作业环境、作业空间布置及健康管理等方面探讨了VDT作业管理的内容、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以期通过有效的管理在提高个人效率和组织效率的同时,预防、减轻VDT作业者的生理和心理疲劳,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在文献研究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北京印刷学院的课余运动训练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得力可行的新举措提供参考.
“一语多解”反映了言和意的复杂关系,从古至今,已有多位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本文认为,利用语境的解释功能来解释话语含义是人类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情绪易冲动和学习困难等症状。我国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