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施农业是现代都市农业的一种重要产业形态,它涉及土地的产权或使用权、投入资金、专业技术和劳动力等诸多要素,具有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以及产出效益高等主要特征。目前设施农业投资者从修建现代化的农业设施起,就需要大量的、持续的资金投入,光靠自有资金来源不能完全解决庞大的资金缺口,而想通过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往往面临着复杂的前期手续,比如在一系列的考核考量框架下,除需要自身有良好的经济业务流水往来为支撑以证明经营的活动频率、周转灵活外,还要有足够价值的抵押物以抵偿信贷风险损失;且由此获得的贷款额度一般情况下比预期的要低,融资周期普遍较长;针对上述研究背景,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就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方向,即重点着眼于从抵押物上的创新入手;第二部分介绍与设施农业相关的融资理论,涉及设施农业和融资的基本概念、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和融资现状,介绍了金融扶农的相关政策以及信贷活动中对抵押物的认定标准及创新;第三部分从政府公共资源配套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以设施农业经营主体自建基础农业设施两方面的融资模式进行简要介绍;第四部分为本文重点介绍的实证部分,该案例为作者亲身经历的四川省首个农业设施------智能温室大棚直接抵押融资贷款项目,首先从项目本身出发,介绍了项目总体概述、市场环境调研、财务效益分析及项目风险与防范,其间用到SWOT分析法,得出项目的可行性结论,其次从银行角度出发,引入单一报表,从资产质量、经营收入和偿债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考察项目建设和运营主体的财务状况,再到政府相关部门所作的开创性工作-农业设施大棚确权颁证,以及银行认可抵押过程并最后取得授信,最后对本案率先试点后农业设施确权颁证在川内的进展情况进行简要描述;结论部分特别分析了此种融资模式下对资金需求方------设施农业企业而言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得出关于扩大设施农业融资模式中基于抵押物创新成果的见解,以期对解决当前新经济形势下农业规模化经营中特别是设施农业经营者面临的大额融资难题,有一定的案例推广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