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小学至高中必修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设置实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改革至今已有十余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其中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实施的现状究竟如何?怎样使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顺利进入中小学,确立其应有的地位?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与研究。因此,笔者以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论进行自主编制问卷,以参与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教师、校长、学生与社区人员为调查对象,以期了解苏州市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实施现状,总结其中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