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物化,并伴随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始于20世纪50年代。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长径比高、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特点,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大量高分子材料难以借助环境友好的溶剂或者简单的技术条件实现高压静电纺丝并应用于医学领域。本文选取生物材料中常用的壳聚糖(Chitosan;简记为Chi)和分子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聚环氧乙烷(PEO),通过系统探索Chi和PEO复合体系的可纺性,以及实现规模化制备的途径,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具体研究内容和相关成果如下:1.无机金属离子介导Chi/PEO复合物可纺性研究首先,在目前常规静电纺丝实验装备条件下,向Chi中加入不同比例PEO组分进行纺丝,发现随着PEO组分显著增加,Chi的可纺性得到改善,在Chi:PEO质量比为1:9时得到连续的、表面光滑的纳米级纤维(直径为150-200 nm)。其次,选择难以实现电纺的Chi/PEO配比条件,分别研究了一、二、三价金属离子(Na+、Ca2+、Fe3+)对该高分子复合溶液可纺性的影响。结果发现,Na+离子在较低浓度下(0.2%)可改善Chi/PEO复合物的可纺性,并在0.4-1.6%范围具有优良的纤维形貌,并发现Na+离子在电纺过程发生二次结晶,在纳米级纤维体中析出NaCl晶体。在利用K+离子改善Chi/PEO复合物可纺性实验中也得到类似结果。相关研究还证实,Ca2+和Fe3+也可以显著改善Chi/PEO复合物的可纺性,其含量分别在0.4-1.2%和0.6-1.0%时得到连续纳米级纤维。依据上述无机金属离子介导Chi/PEO复合物电纺的一般规律,还成功制备了一元到四元人体生理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Mg2+、Zn2+、Sr2+、Fe2+)掺杂复合物纳米纤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人体生理代谢中的一些无机金属离子和微量元素能显著改善壳聚糖类高分子材料静电纺丝的可纺性,可望在创伤覆盖膜、骨再生引导膜以及营养学等领域开拓其应用价值。2.规模化连续制备Chi/PEO复合膜研究常规的单喷头喷丝-非运动接收载体型静电纺丝装备是制约静电纺丝膜材料商用化的瓶颈。据此,本课题对喷头数量和布局,接收载体形貌和运动方式等进行了改进,并探讨了连续规模化静电纺丝成膜的可行性。初步研究发现,从单喷头到二、三、四、六喷头组合均能实现复合物纳米纤维电纺并形成连续薄膜;同时,将载体由静态改为同轴转动,也能形成纤维薄膜。这一研究为高压静电纺丝连续成膜和规模化生长提供了良好借鉴意义。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解决可纺性差的高分子材料一步无污染静电纺丝成膜、微量元素协同掺杂纳米纤维的连续规模化制备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