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代人们就希望通过独特的药物、饮食甚至是迷信方式来人为选择婴儿的性别。但是古代的婴儿性别选择技术与现代意义的婴儿性别选择技术有着根本的差别。在古代,由于人类知识的有限性,婴儿性别选择技术是以一种“朴素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它并不具备准确性与科学性,它更多的是反映了人们对孩子性别的期望。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婴儿性别选择技术伴随着生殖技术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已有科学家宣称他们能够提供接近百分之百成功率的性别选择技术。单从技术的角度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飞跃,因为它的确提供给人类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自由。但是,如很多技术一样,在带给人类福利的同时也把问题同时带到人类世界。婴儿性别选择技术已经引起了伦理学家,社会学家及技术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但是对这项技术的评价却并没有达成共识。社会学家对婴儿性别选择技术普遍持否定态度,特别是人口学者,他们把我国性别比失调的主要原因归于婴儿性别选择技术的过错。伦理学者则担心婴儿性别选择技术的应用会造成一系列伦理问题,对此也抱有悲观态度。一时之间,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项技术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
本文从婴儿性别选择技术的起源、本质入手,追根溯源,对这项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运用归纳、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婴儿性别选择技术的类型、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总结了目前对婴儿性别选择技术的各种社会评价,并对各种观点的优劣进行了合理述评。最后,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婴儿性别选择技术应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婴儿性别选择技术应用负面影响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