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隋唐五代诸家气法在中国道教养生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一方面,它是对先秦以来历代养生学的理论和实践成就的总结,并把早期道教的养生学发展推向了最高峰;另一方面,它又为唐宋之际钟吕内丹术的产生与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本文即以此为线索展开论述。 在第一章中,首先对气法的历史发展脉络作了一个简要回顾,把气法在唐以前的历史发展状况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并总结了气法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特点。从中可以看出,气法的发展既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律,同时也受到各个时代外在的社会思潮的深刻影响。 在第二章中,对隋唐五代诸家气法的理论基础作了简要的介绍:在“元气学说”一节,分别从宇宙生成论和人体养生论的角度对“元气”一词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讨论,指出元气既是人之生命存在的最终依据,也是气法炼养的最终依据;在“精、气、神学说”一节,分析了诸家气法中的重精派、重气派、重神派对于精、气、神三者在炼养中的地位的不同认识;在“藏象学说”一节,论述了脏腑理论、三焦理论、命门理论如何指导着气法炼养;“运气学说”一节,则阐明了阴阳五行、象数易学对于气法炼养的指导意义。 在第三章中,对隋唐五代诸家气法中的服外气法与服内气法作了区分,认为在隋唐五代,服内气法逐渐取代服外气法而成为诸家气法中的主流。对服内气法的核心技术——胎息术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以闭气说、节气说、内外之气不杂说、伏气结胎说、神气合一说概括了服内气各派对于胎息之术的不同理解。 在第四章,对于诸家气法与辟谷、服食、咽津、导引以及房中术等其他各种传统养生术的关系作了简要探讨,认为各种传统养生术在隋唐五代以气法为核心而逐渐走向融合。这一融合之所以成为可能,乃在于它们找到了共同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