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不仅是人类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发生作用的”载体”。开展土地整治,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改造,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耕地规模化经营、产业集聚发展、人口集中居住,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不可避免的会对区域环境产生影响。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土地整治项目对区域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首要措施就是要对区域土地整治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到目前为止,我国学者对土地整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开展的研究还比较少,其理论体系、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尚不完善。因此,在全国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全面展开的情况下,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土地利用类型的角度,分析土地整治的环境影响情况。文章系统综述了土地整治环境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环境影响的相关理论知识。围绕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选择神木县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模型,选取相应的指标,运用环境评价指标进行研究理论,估算由于土地整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的影响,进而尝试对改善环境的探讨,为土地整治的决策提供定量依据,有助于实现土地整治的可持续目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并详细介绍了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特点及相关理论基础,为后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进行界定,根据神木县自然地理环境特别选择相应的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在总结和评析各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神木县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选取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作为本文的评价模型;最后,选择神木县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模型,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经实证研究表明,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本文的特点在于:在借鉴参考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上,将神木县土地整治项目与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相结合,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尝试建立土地整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后期神木县进一步开展土地整治实践工作提供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