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末,以徐佳的《我爱阳光》和韩寒的《三重门》为代表的“80后”文学异军突起。“80后”文学具有与生俱来的机械复制性特点,这使得文学界主要关注它的文化学意义和作为整体的意义,却忽视了它在文学上的重要意义。商业化因素对“80后”文学的介入导致“80后”文学与当代文学出现明显的“断裂”,也造成了主流文学界对其文学批评的困难,促使主流文学界一直漠视“80后”文学在文学史上的贡献,“80后”文学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它的创作情况。笔者深入细致研究“80后”文学作品文本,探析“80后”文学的独特性,进而还原被“遮蔽”的“80后”文学以及它们怎样迎合了大众文化心理。通过分析研究,本论文给“80后”文学崭新的文学定位,更加公正地评价“80后”文学在文学史上的作用和贡献,推动当代文学的延续性发展。对“80后”文学的解读,离不开文本之外的当代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的分析。为了提供更加合理的依据,本论文引用消费主义的相关理论、畅销书的理论和本杰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分析来探讨“80后”文学的特点。笔者认为,只有结合当前的文化格局,从文学文本的解读出发,兼顾文学接受和消费的情况,梳理出“80后”文学产生、传播、消费的过程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微妙关系,才是领悟“80后”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的最有效途径。笔者把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运用到“80后”文学的研究中,使人们认识到“80后”文学在市场上的热销和文坛上的冷落是经济深入“文学场”内部的结果。“文学场”的特点在于它的“斗争性”和“历史性”,因为“文学场”是一个“颠倒的经济世界”,它遵循“输者为赢”的逻辑,所以精英文学作家不应该忽视“80后”作家对“文学场”的介入,“80后”作家也应该警惕当代文学的“娱乐化”困境。为了建立一个合理的、适合当前文学发展的“文学场”秩序,笔者利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深入探析了精英文学和“80后”文学之间的调节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