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的发展,广大城乡居民对市政公用事业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各类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通过纵观国内公用事业的发展状况,公用事业不仅关系民生工程,更是作为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头,成为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兴建各种基础设施,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建设资金往往不足以弥补庞大的公用事业建设支出。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组建各种公用事业类公司,千方百计的筹资融资,降低融资成本,防控财务风险。 公用事业的运作主体是一个个相应的公用事业类公司,公用事业类公司发展壮大的标志就是上市,实际中广大公用事业类公司往往通过上市融资努力降低财务成本,进而提高公用事业产品供给的能力。公用事业类上市公司要想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功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必须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努力降低财务等各项成本,优化资本结构,实现良性循环。 本文回顾了资本结构和公用事业的国内外学者研究情况,结合我国公用事业类上市公司的融资发展历程,分析国家的宏观融资环境,研究融资政策,探讨融资形势,并结合公用事业类公司的实际财务数据,由宏观到微观,由全局到部分,对上海、深圳证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131家公用事业类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现阶段这些公司主要采用的融资手段、融资种类、各种融资的比重,运用区间统计分布的方法,分析公用事业类公司的融资趋势。建立假设模型,探讨影响公用事业类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检验回归方程,总结出一般规律。进而寻找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拓宽股权融资渠道,扩大债券融资比重,建立有关市政资金,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同时更要努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内源水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