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虽然早期诊断和治疗胃癌的技术已建立,但是治疗胃癌的标准方法并没有建立。为了提高胃癌化疗的效果,科学家们正在试图发现新的药物。本研究的目的是从传统中草药发现新的,针对胃癌特定性信号和代谢途径具有抗胃癌特性的天然化合物。本研究所用的抗癌小分子中草药组份库包括来源于500种中草药的40000个小分子组分。从该中药小分子组份库筛选抗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已筛选的214种中药的组分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早期诊断和治疗胃癌的技术已建立,但是治疗胃癌的标准方法并没有建立。为了提高胃癌化疗的效果,科学家们正在试图发现新的药物。本研究的目的是从传统中草药发现新的,针对胃癌特定性信号和代谢途径具有抗胃癌特性的天然化合物。本研究所用的抗癌小分子中草药组份库包括来源于500种中草药的40000个小分子组分。从该中药小分子组份库筛选抗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已筛选的214种中药的组分中,52种中药,790个阳性小分子组分具有抗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的作用。在毒性分析实验中,
其他文献
本实验以高粱(Sorghum bicolor L.)为材料,采用Evans blue、I2-KI、TTC等染色方法检测颖果中物质的积累和胚乳活性,采用树脂切片法观察胚乳表层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得到如下结果:1.高粱颖果的发育:花后10d前,颖果主要以增加长度为主,花后10d后颖果生长以宽度为主。花后18d,颖果长宽度达最大,之后颖果果皮中叶绿体减少,使颖果逐渐变成白色;高粱内胚乳在发育初期具脱氢酶活
目前全球大气臭氧(O3)浓度已经从工业革命前的38 nl L-1(25-45 nl L-1,夏季每天8 h平均)上升到2000年的50 nl L-1。IPCC预测,到2050年,地球表面的O3浓度将会提升23%,悲观估计2100年将上升到80 nl L-1。大气O3浓度升高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也使植物对元素吸收和分配的模式发生改变。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大气O3浓度升高对水稻不
在大麦生长发育与环境因素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了大麦区域选择模型和种植制度知识管理模型、大麦播前方案设计模型以及大麦动态调控模型。并在不同的品种、氮肥处理和播期间进行了检验。根据决策点的气候因素和大麦的品种生育特性,构建了大麦区域选择模型和大麦种植制度知识管理模型。模型主要考虑了温度、种植方式和大麦的品种类型等因素对大麦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株型大麦的生长过程的连续观测和定量分析,构建了
水稻结实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生育期,抽穗后植株生产的同化产物占据了产量物质的绝大部分,同时籽粒的发育和充实也决定了产量器官的大小及其品质的优劣。在水稻抽穗后,受遗传因素决定较多的每穗粒数以及单个籽粒库容的大小也已决定,而籽粒库容的充实生长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结实期的逆境条件将会对籽粒的充实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全球温暖化日趋严重的形势下,高温逆境已经成为水稻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现象,进行水稻结实期生长及其产
臭氧(O_3)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最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水稻无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颖花形成过程(包括分化和退化)决定每穗颖花数的多少,进而对单位面积库容量以及最终产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准确评估近地层O_3浓度升高对水稻颖花形成和产量的影响有重要意义。2007-2009年,本研究依托全球唯一的稻田开放式空气中臭氧浓度增高(Free Air ozone Concentration Enr
干旱是限制玉米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水资源日益紧张,干旱灾害频发,玉米抗旱性逐渐成为育种家最为关注的目标性状之一。分子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统计方法的不断完善,为抗旱性这样典型数量性状的研究提供了保障,至今已定位了大量与玉米抗旱相关的QTL位点。基因克隆技术的不断普及,加速了植物抗旱性相关基因的研究,目前已报道了许多典型的与干旱胁迫相关的功能基因或转录因子,如LEA蛋白,MYB、DREB等转录因子
木本植物的离体快速繁殖是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栀子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进行研究可以为木本植物的快速繁殖提供一个可行的途径。同时通过对不同培养基的筛选,在保证快繁苗移栽成活率的基础上,选取一套成本较低的培养方案,可以降低培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栀子的工厂化育苗具备技术上的可行性。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对于栀子在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过程中的DNA甲基化变化方面还没有相关的研究。通过利
植物在长期的放牧干扰下对环境的异质性会产生适应。这种适应被认为是植物在与草食动物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采取的适应策略,主要通过表型可塑性的产生来实现。本论文应用传统生态学与分子生态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羊草种群在放牧干扰下的表型可塑性及遗传多态性变化趋势,从分子水平说明羊草在放牧干扰下的适应进化机制。我们通过2008年对中国东北样带长岭、海拉尔、锡林浩特三个地区的长期放牧和无牧样地的羊草种群表型可
刈割利用是松嫩草地重要的利用方式之一。研究刈割对草地植被及土壤特性的影响对于草地的科学管理以及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松嫩平原羊草草甸为研究对象,在吉林省长岭县腰井子种马场连年刈割利用的草地上设置围栏,进行刈割利用与围栏封育的比较研究。每年的7月在围栏内外分别对20个1m×1m样方进行群落特征调查,记录每个样方出现的物种数、植株高度、盖度以及地上生物量。8月份取回土样测定土壤的全氮、全磷、
榆耳(Gloeostereum incamatum S.Ito et Imai),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兼用菌,民间利用榆耳子实体治疗肠炎、菌痢等疾病的传统由来已久。本文即以栽培榆耳子实体和榆耳发酵液为研究对象,着重对榆耳抑菌活性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测定与分析,实验选用抑菌活性较强的榆耳菌种G118和栽培榆耳子实体做为研究对象,两者均由吉林农业大学菌物中心鉴定。主要研究如下:1.本实验对栽培榆耳子实体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