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与投资不足的双重压力,使得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PPP模式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与推广。自2013年以来,我国一直在积极推动PPP模式的发展。但是PPP项目金额大、周期长、各方关系复杂,我国又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因而在现实项目运行中遭遇到了许多问题。本文以组织模式和政府信用风险为研究主线,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我国具体的经济特点和制度环境,扩展了一个研究PPP的理论模型(Hart,2003)。本文的研究将案例与理论相结合,以求能为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决策提供重要的现实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在我国公有制为基础的政治经济环境背景和市场机制尚未完善的现实情况下,针对不同特征的项目要采用不同的适用组织模式。对于建设与运营存在负外部性的项目,要充分发挥外包类PPP的重要作用;对于拥有使用者付费基础的项目,基于收益的偿付模式能发挥更有效的激励。第二、国有背景的社会资本目前是中国PPP项目市场的绝对主力军。但是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所拥有的融资、技术与管理方面的比较优势,不仅可以提高投入水平,进而提升社会福利,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政府可能的信用风险。第三、我国的PPP发展刚刚步入正轨,不管是主观意识的政绩冲动还是客观条件的监管缺失都可能造成政府信用缺位,从而影响社会福利水平。针对项目运行的质量情况,地方政府会产生不同方向的信用风险问题,需要针对性地事前预防与事后解决。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从组织模式与信用风险两个角度,为PPP项目的顺利运行提出三条政策建议:审慎监管项目落地、建立健全PPP模式法律法规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