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普洱茶种植主要使用扦插育种的方式,在不进行药物喷洒的情况下扦插茶苗的成活率仅为15%左右。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显著,使用人工合成菌群替换自然菌群或许可以提高扦插茶苗成活率。对云南普洱市一年生与两年生扦插茶苗土壤进行采样。并进行了理化性质检测。对土壤中细菌进行培养后,对培养结果进行扩增并高通量测序,一年生茶苗土壤一共得到211个ASV,两年生茶苗土壤一共得到225个ASV。一共挑选出36个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洱茶种植主要使用扦插育种的方式,在不进行药物喷洒的情况下扦插茶苗的成活率仅为15%左右。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影响显著,使用人工合成菌群替换自然菌群或许可以提高扦插茶苗成活率。对云南普洱市一年生与两年生扦插茶苗土壤进行采样。并进行了理化性质检测。对土壤中细菌进行培养后,对培养结果进行扩增并高通量测序,一年生茶苗土壤一共得到211个ASV,两年生茶苗土壤一共得到225个ASV。一共挑选出36个菌种作为核心菌群,其他细菌通过物种相关性网络图分成A、B组后合成人工菌群。进行茶苗扦插并使用人工合成菌群悬液进行灌根。在35天的茶苗生长中,未处理土壤组和无菌土壤组落叶最严重;核心菌群+A组最先发芽,且落叶最少,茶苗存活率最高。核心+A组菌种土壤组茶苗成活率是正常情况的4倍,为提高普洱茶苗木存活率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从上述普洱茶园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菌株WGZ8T。该菌株呈杆状,革兰氏阴性,无运动性,兼性厌氧。最佳Na Cl浓度0-1.0%,最佳p H 7.0,最佳温度33°C。唯一的呼吸醌为泛醌10(Q-10)。基因组大小为5.17 MB,DNA G+C含量为61 mol%。根据多项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WGZ8T属于Microvirga属,是该属的一个新物种,将其命名为Microvirga puerhi sp.nov。标准株为WGZ8T(=CGMCC 1.19171T=JCM 35317T)。
其他文献
本课题以甘草中活性成分甘草次酸为目标,基于基因组数据库挖掘出一种未见报道的葡萄糖醛酸酶(伯氏曲霉KAE8374379.1),使用MOFs和磁交联酶聚集体的方式固定葡萄糖醛酸酶,对其稳定性、重用性和副产物耐受性进行了研究。1.基于NCBI数据库,通过同源序列比对筛选出两种分别来自伯氏曲霉(KAE8374379.1)和假单胞菌(KFY40603.1)的葡萄糖醛酸酶。构建了p ET28a-Ab GUS以
为应对化石能源紧缺的现状,利用储量丰富的生物质生产增值化学品,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作为生物基平台转化多条最重要路线之一,5-羟甲基糠醛(HMF)氧化为2,5-呋喃二甲酸(FDCA)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设计并产出质良且环保的独创催化剂,实现高效能精制药品的技术绿色化,更是迫在眉睫的需求。在氧化HMF的高效贵金属催化剂中,虽然Ag基催化剂具有催化生成5-羟基甲基-呋喃-2-羧
自愈水凝胶具有动态自愈的性能,在医药领域应用广泛。本论文基于动态席夫碱键构建了动态可自愈的壳聚糖水凝胶(CPH),评价了其机械强度、可注射性、自愈性、形状适应性和生物相容性等基本性能,进一步研究其在临床肿瘤热消融和三维干细胞培养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热消融是一种临床肿瘤治疗手段,具有微创、快速准确、低痛、高效等优点。临床上采用生理盐水作为热消融隔离剂,保护邻近组织免受热消融引起的局部高温灼伤。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更多地受到人民的关注。其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更是严重威胁着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发展有机磷农药检测技术,为百姓守好“餐桌上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现存的一些检测技术往往存在操作繁琐、仪器昂贵以及难以现场检测等缺陷。因此为满足不同的检测需求,开发基于前沿技术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基于有机磷农药与荧光染料硫磺素T(
由于PVC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添加的邻苯类增塑剂对患者肝、肾、血液和生殖系统等带来潜在危害,近年来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关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在医用制品材料行业淘汰邻苯类增塑剂只是时间上的问题。新型的绿色无毒生物基增塑剂成为替代邻苯类产品的研究热点,并已开始在食品包装、儿童玩具领域逐步实现应用。然而,由于缺乏广泛的毒理学信息,非邻苯类的新型增塑剂在医用器械产品中的应用进
蔗糖等高热量甜味剂的过量摄入,导致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负担日益加重,这促使人们开始寻求“无糖”、“低卡”的天然甜味剂。来源于甜叶菊的莱鲍迪苷D(RD)是一种热量较低且甜度较高的天然甜味剂,但提取得到的RD含量低且杂质较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本研究将葡萄糖基转移酶(EUGT11)和蔗糖合成酶(SUS)级联催化RA合成RD,实现了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的原位再生,无需外源添加UDPG即可合成RD
为破解资源与环境问题造成的经济发展瓶颈,以生物基产品替代石油基产品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在高分子产业中,随着欧盟最严“限塑令”的颁布,及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绿色生物制造为基础的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绿色合成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木质纤维素降解后得到的糖类化合物,经进一步转化可生产呋喃二甲酸、葡萄糖二酸等二元有机酸,可为生物基高分子的合成提供基础。糖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兼具软骨鱼和硬骨鱼特性,被称为"水中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经济价值。本文作者克隆得到中华鲟免疫基因BAFF(CsBAFF)的cDNA序列,编码255个氨基酸残基,其中包括一个跨膜区、一个TNF结构域和一个Furin酶切位点(RXXR)等特征结构域。通过SWISS-MODEL在线模拟的CsBAFF单体3D结构显示,CsBAFF与人BAFF空间结构
鸡蛋蛋黄磷脂富含磷脂酰胆碱(PC),含量达60%以上,是获取PC的良好原料。研究表明,PC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其改性得到的磷脂酰丝氨酸(PS)是一种稀有天然磷脂,具有修复大脑细胞损伤和提高记忆力功能。截止目前,从蛋黄中提取PC及其酶法改性合成PS,文献报道较少。为此,本文首先研究了丙酮脱脂对提取蛋黄PC效率的影响,并鉴定了蛋黄PC的分子结构;进一步,分别以新鲜蛋黄液和蛋黄粉为原
随着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以生物质为原料的α,β-不饱和醛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在本文中,选用肉桂醛加氢作为探针反应,研究过渡金属磷化物作为催化剂在α,β-不饱和醛加氢体系中的催化性能。在经过金属、载体、合成方法的优化筛选之后,选用磷化镍催化剂作为研究重点,用溶剂热法制备出了不同镍磷比的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研究。通过控制合成过程中的镍源和磷源的加入量,成功制备出了稳定的Ni2P和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