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高中教师校本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培训的实效性不足问题已日益突出。本研究以X省Y县为个案,采用观察、访谈和问卷等方法,对该县高中教师校本培训的现实状况展开了广泛地调查,获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本研究以威斯康辛大学的凯乐派屈克教授的培训绩效评估四层次模式理论为基础,结合校本培训的特点,确立了衡量教师校本培训实效性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笔者对Y县高中教师校本培训的实效性状况进行了深入地探究。探究发现,Y县高中教师校本培训的实效性不足。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从反应层来看: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过程不够满意;从学习层来看:教师在校本培训过程中的收获不够理想;从行为层来看:校本培训没有促使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积极变化;从教学的结果层来看:校本培训没有使教学成果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究其主要原因有:校本培训的内在价值没有得到学校和教师的充分重视;在培训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未得到彰显;培训的管理和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学校缺乏教师应用培训所学的良好氛围。Y县2008年刚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校本培训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如何提高Y县校本培训的实效性问题,在当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此,提出改进校本培训的举措是:加强宣传引导,使学校认识到校本培训的内在价值,从而加大对培训的投入力度;使教师认识到校本培训的内在价值,激发教师的培训动机;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以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现实需求;增强培训方式的针对性以切实提高教师的培训收获;加强制度建设,保证校本培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营造良好氛围,为教师应用培训所学创造良好客观环境;形成支持教师应用培训所学和谐的人际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