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大多数抗癌药物的靶目标,在生物体内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研究药物分子与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是当前药物化学与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稀土元素及其配合物具有显著的消炎、抗菌、抗癌及抗凝血等药物活性。通常,稀土元素同具有一定药物活性的配体形成配合物后,不仅能提高药物的药效而且还能降低其副作用。为此,本论文用同样具有药物活性的酰胺型开链冠醚与稀土苦味酸盐合成配合物,分别研究了目标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有:(1)以2,7-二羟基萘为母体,合成了三种不同末端基的酰胺型开链冠醚配体L1-L3及其稀土(La、Ce、Eu、Tb)苦味酸盐配合物[RE(pic)3L2]。采用1HNMR、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及热分析等方法表征了它们的结构,组成及性质。(2)在pH=7.3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通过荧光光谱法对稀土苦味酸铈盐、配体(L1-L3)及其相应铈配合物与BS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Ce(pic)3、配体及其相应配合物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机理均为形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它们与BSA间的主要作用力均为静电引力。它们的结合常数Ce(pic)3>配合物>配体;结合位点数Ce(pic)3>配合物(配体)。结果表明,合成的3种新型的目标配合物确实能发挥Ce(pic)3与酰胺型配体的协同效应或独特性能。(3)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发射光谱法、循环伏安法和粘度法对系列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加入DNA后,配合物的最大紫外吸收峰均发生减色效应和蓝移现象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随着配合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加入DNA后,配合物溶液的峰电流减小,且峰电位发生正移;DNA溶液的粘度随配合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所有结果均证明了系列配合物均以插入模式同DNA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