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为河北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更为河北省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河北省,农民收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通过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可知,河北省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高达5707.0亿元,占全国和京津冀三地总产值的比值同样提高,分别为:5.02%和89.25%。相比较农林牧渔业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速较慢,河北省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030.9元,与北京、天津和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寻找河北省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和分析影响河北省农民收入的因素,不仅可以提高河北省在全国的发展地位,还可以为继续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奠定基础。从总体上来,河北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按收入来源进行划分的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作用,不同于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因此基于河北省省级层面进行的实证分析,主要选取1993~2017年数据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和VAR模型,确定河北省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县级层面通过选取134个县域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方法分析河北省农民收入的空间格局的演变规律;随后,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影响河北省农民收入多方面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明确各因素对河北省农民收入变化的具体影响程度,以及相关作用机理。通过实证研究可知: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产生了显著影响,并且影响较大。河北省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对自身的影响逐渐减弱,长期而言,较高的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和农业规模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最大,而产业结构的改变对此影响较小;河北省农民工资性收入对自身的贡献度逐渐减少,长期而言,乡村劳动力素质对河北省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农村非农就业水平和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最后是工业化进程。河北省县域层面实证研究表明空间因素对于河北省农民收入的变化存在显著正影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非农产业水平和农业产业规模不仅会对当地农民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还会促进邻近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提高会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也会阻碍邻近地区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同样产生此作用。农林牧渔业就业规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工业化进程对农民收入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却对周边地区的农民收入增长作用不显著。本文最后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对促进河北省农民收入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对策,具体包括积极推动资源合作开发、发展农业科技和提高农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