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学是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几千年的传承为中医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而从这些资料中发现新的知识是中医科研的目的之一。数据挖掘是从数据库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模式的非平凡的过程,它融汇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模糊数学、数据库和数理统计等多种技术和方法。证候研究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础,证候诊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然条件。本研究以肝郁脾虚证为切入点,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肝郁脾虚证的古今文献进行了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认知肝郁脾虚的辨证论治规律,也为证候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学上的探索。研究目的肝郁脾虚证是临床常见的证候之一,无论是古医籍还是现代期刊文献都为证候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但这些数据大多都以零散的形式,存储在各种各样的文献或资料中。本研究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试图从中发现肝郁脾虚证证候的一些普遍性规律,为肝郁脾虚证的规范化提供一定的依据,并为中医证候学研究提供方法学的探索。研究对象1、以《中华医典》中“肝郁脾虚证”、“肝郁证”和“逍遥散方证”的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挖掘的数据集。2、以现代期刊中的“肝郁脾虚证”的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挖掘的数据集。研究方法用数据挖掘中的方法之一——数理统计为挖掘工具,如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对古文献中肝郁脾虚证和肝郁证,以及现代期刊中的肝郁脾虚证的数据进行挖掘试验,从而发现并总结规律。研究结果1古代文献1.1肝郁证数据挖掘试验频数分析:情志因素如恼怒、思虑为肝郁证常见的病因;胸胁胀痛(闷)、腹胀(痛)、呕吐为肝郁证常见的症状;乳房疾病和胁痛在肝郁证所占的比例最大;逍遥散类方和柴胡疏肝散是肝郁证常用方剂;白芍、柴胡、香附等疏肝理气药是肝郁证常用中药;弦、沉、涩三种脉象是肝郁证的常见脉象;情志过极和误用温热之剂是肝郁证最主要的禁忌。在有性别记录的医案中,肝郁证常出现于女性。因子分析:古代文献中肝郁证的主要兼证为肝气犯胃、肝郁脾虚和肝郁化火。逍遥散方在古代文献的肝郁证中应用比较广泛,理气、清热、化痰类药也是治疗肝郁证常用药物。1.2肝郁脾虚证数据挖掘试验频数分析:肝郁脾虚证症状频率超过10%的有胸胁胀痛(闷)、月经不调、脉弦、食欲不振、身热、乏力、腹胀(痛)、骨蒸潮热、口渴、烦热、呕吐、嗳气、急躁易怒、口苦。因子分析:古代文献中肝郁脾虚证的主要兼证为肝气犯胃、肝郁脾虚和肝郁化火和虚热证。卡方检验:与肝郁证相比,肝郁脾虚证中月经不调、食欲不振、身热、乏力、便溏、脘痞、面色萎黄、口渴等症状出现几率较高;而肝郁证的腹胀(痛)、便秘、头痛、腰背痛(酸、胀)、善太息、苔白腻等症明显高于肝郁脾虚证。2现代期刊2.1临床科研资料频数分析:总体和几种疾病的肝郁脾虚证出现频率最多的前5个症状都为:腹胀(痛)、胸胁胀痛(闷)、脉弦、舌淡红苔白、食欲不振和便溏,只是顺序稍有不同。古今文献相比,古代文献中各症状的出现率整体明显低于现代文献中各症状出现频率,症状比较分散,而现代文献记载的症状比较集中。卡方检验:肝病肝郁脾虚证频率高于其他疾病且有显著意义的症状有:乏力、面色萎黄、善太息、情绪抑郁;胃病肝郁脾虚证症状中频率高于其他疾病的有:舌淡红苔白、食欲不振、胃脘痛;肠道疾病肝郁脾虚证症状中频率高于其他疾病的:泄泻、肠鸣、善太息、舌淡红苔白、脉弦、腹胀(痛);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症状中频率高于其他疾病的:情绪抑郁、脉涩/细、善太息、肠鸣。判别分析:乏力、面色萎黄和胸胁胀痛对肝病的贡献度较大;舌淡红苔白、食欲不振、胃脘痛对胃病贡献度较大;便溏、腹胀和泄泻对于肠道疾病贡献度较大;情志抑郁、善太息和脉弦涩对抑郁症的贡献度较大。对肝病、胃病、肠道疾病中几种疾病分别做了判别分析,并建立函数式,通过系数估计了各个症状对各种疾病的贡献度。2.2动物实验资料神经内分泌和中医肝脏的关系较为密切。对于神经递质类指标而言,海马和杏仁核往往结果相反,特别反映在CA1区和BLA。神经肽、神经营养因子和免疫系统的变化比较一致,神经肽在各部位都呈升高的趋势,神经营养因子和免疫指标在各部位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可以由此推断慢性束缚应激大鼠在临床上更接近于中医的肝郁脾虚证,逍遥散的调节呈现出区域选择性、时相性和双向调节作用。结论:1、古代文献中肝郁脾虚证和肝郁证症状组成基本相似。肝郁证常见的兼证为肝郁脾虚、肝气犯胃和肝郁化热。2、现代文献中,腹胀(痛)、胁肋胀痛(闷)、脉弦、舌淡红苔白、食欲不振和便溏6症在各病肝郁脾虚证出现频率都很高,可以看作是肝郁脾虚证的核心证候,说明疾病各自的症状特点,并未掩盖总体证候特点。3、各病的肝郁脾虚证依然呈现着各自的特点,因此需建立疾病之上的共性标准及基于疾病的个性诊断标准。4、通过判别分析,对肝病、胃病、肠道疾病和抑郁症的肝郁脾虚证初步建立了计量诊断函数,为肝郁脾虚证的规范化提供了一定的诊断依据。5、以方测证,现代文献中记载的肝郁脾虚证造模方法比较成功,逍遥散的调节呈现出区域选择性、时相性和双向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