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纵韧带骨化外周血核酸标志物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一种严重的退行性脊柱疾病,病理特点为异常骨化的颈椎后纵韧带压迫脊髓和神经根,进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主要症状表现为四肢及躯干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以及颈肩部僵硬疼痛,严重的韧带骨化可以导致四肢瘫痪和大小便失禁,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OPLL好发于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并且发病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东亚地区人群发病率较高,调查数据显示不同种族人群中发病率为0.1%-4.3%。目前,学者认为OPLL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疾病,但是具体的病因尚不清楚。大多OPLL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手麻、颈肩部不适等轻微症状,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由于骨化物的增长或遭受颈椎外伤,患者会出现颈脊髓病或神经根病的症状而就诊,此时病情往往较重,预后不佳。因此,OPLL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疾病预后有很大影响。临床中OPLL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虽然高分辨率CT检查是诊断OPLL的金标准,但是CT检查存在辐射损伤、设备昂贵、检查费高等诸多不足,不利于OPLL早期筛查。因此,寻求有效、简单、安全、经济的方法来早期筛查和诊断OPLL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对于有严重颈椎病症状的OPLL患者,学者普遍认为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当OPLL患者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颈椎病症状的时候,是否应该进行手术治疗一直存在争论。因此,探索OPLL预后因素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合理选择手术时机,评估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大量研究发现多个基因在OPLL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表观遗传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方式,它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其中就包括miRNA和DNA甲基化。miRNA是一类长度为18-22nt的非编码单链RNA,可以在转录后水平上调控基因表达,并且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DNA甲基化是指一个甲基基团和胞嘧啶第5位碳原子共价结合,从而形成5-甲基胞嘧啶。在哺乳动物中,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pG二核苷酸,通过影响转录因子和染色质结合来调控基因转录。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在肿瘤、衰老、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和进展中发挥作用。这些研究报道提示我们,OPLL患者中可能存在异常表达的miRNA和DNA甲基化,它们可能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来影响OPLL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我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探索miRNA和DNA甲基化与OPLL预后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OPLL外周血miRNAs的高通量筛查方法:(1)采集接受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与非OPLL患者后纵韧带组织和外周血;(2)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组织和外周血样本进行miRNA测序;(3)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OPLL中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4)利用real-time PCR对OPLL差异表达miR-218进行验证。结果:(1)在OPLL后纵韧带组织中,miR-10a-5p,miR-10a-3p,miR-563,miR-885-5p和miR-210-3p表达显著上调;miR-199b-5p,miR-196b-5p,miR-129-3p,miR-218-3p和miR-212-3p表达显著下调。(2)在OPLL外周血中,miR-484和miR-4731-5p表达显著上调;miR-218-5p和miR-9-3p表达显著下调。(3)两次实验结果取交集,只有miR-218在OPLL组织和外周血中都存在显著差异表达。(4)通过real-time PCR验证得出OPLL特异性miR-218表达显著下调。结论:在OPLL患者后纵韧带组织和外周血中,miR-218表达存在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OPLL患者外周血中miR-218表达显著下调,低表达的miR-218可能与OPLL发病和进展有关。第二部分:OPLL外周血DNA甲基化的高通量筛查方法:(1)采集20例OPLL患者和20例健康正常人的外周血;(2)提取外周血细胞中DNA;(3)构建CpG甲基化文库;(4)CpG精准甲基化高通量测序;(5)数据分析找到差异DNA甲基化区域(DMR),并对其进行功能注释分析。结果:(1)两组甲基化数据分析得到一共有250640个DMR,从中筛选出197个显著的DMR。(2)DMR注释找到197个所属基因,GO分析筛选出3个与骨骼发育相关的基因BMP5,BMPR1B和FGFR1,并且在OPLL组中BMP5和BMPR1B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而FGFR1甲基化水平显著增高。结论:BMP5和BMPR1B基因低甲基化和FGFR1基因高甲基化可能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在OPLL的发病和进展中发挥作用。第三部分:OPLL外周血miRNA与DNA甲基化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1)采集5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术前外周血;(2)对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随访时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3)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外周血miR-218的表达水平;(4)利用CpG精准甲基化测序技术检测外周血BMP5,BMPR1B和FGFR1甲基化水平;(5)分析外周血核酸标志物表达水平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神经功能恢复较好组患者术前外周血miR-21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恢复较差组,而FGFR1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恢复较差组;(2)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miR-218表达水平是OPLL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而FGFR1甲基化水平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OPLL术前外周血miR-218与FGFR1甲基化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有关,有可能成为OPLL潜在的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总结颈椎OPLL是一种严重的退行性脊柱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尚不明确。目前,OPLL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还未发现有效的体液检验指标可以用于疾病的诊疗。作为表观遗传的重要机制,miRNA和DNA甲基化在多种疾病的发病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和靶向治疗,但是miRNA和DNA甲基化与OPLL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还未见报道。我们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OPLL患者组织和外周血中发现miR-218表达显著下调,可能与OPLL发病有关。通过对OPLL患者外周血CpG精准甲基化测序,我们得出BMP5和BMPR1B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而FGFR1基因甲基化水平增高,差异表达的DNA甲基化可能通过影响骨化形成在OPLL发病中发挥作用。此外,通过分析OPLL术前外周血核酸标志物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我们发现miR-218表达水平是OPLL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而FGFR1甲基化水平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表明miR-218和FGFR1甲基化表达水平可作为潜在的OPLL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正>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常常需要体外扩增软骨细胞。骨但是,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扩增过程中常发生去分化((dedifferentiation)而丧失细胞表型[1],导致再生软骨中1II型胶原、氨
结合自身所在企业天津移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自身情况,研究了适合企业自身需求的库存管理系统,主要解决本企业库存成本较高,库存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小批量
波动方程的稳定化控制是分布参数控制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其控制方程往往是带有反馈边界条件的波动方程初边值(IBV)问题.带有Neumann型阻尼边界的波动方程IBV问题就是其中一
近年来,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备受关注。CA(Clofibric acid,CA)为一种常见的PPCPs类物质,是降血脂药物的活性代谢产物。该类药物使用剂量比较高,且被人体
本文以陕西佳县白云观真武大殿东、西壁所绘的真武修行图为中心,探讨该壁画的相关环境、故事来源和图像风格,以及对该壁画排序的宗教意义与佛教因素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本文阐述了在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水文站点规划及详勘中Google Earth、CASS软件以及HBCORS平台的实际应用,包括测验河段的选取、测验断面测绘、地形图测绘以及测绘成
猪背最长肌(LD)是肉品学研究肌肉嫩度、肉色和风味等品质的模式组织。本文以此为对象,从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DNA)、受体蛋白(VDR-蛋白);VDR-Fok1位点多态性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它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blium Bunge)为雌雄同株异花树种,雄能花数量远多于雌能花,是导致种实产量低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了其种实开发利用产业的发展。本试验以山东东营胜大林场8年生文冠果为试验材料,通过外部形态观测,结合石蜡切片技术,同时检测气象数据,研究了文冠果花芽分化过程外部形态变化、内部解剖结构,以及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花芽分
为打造符合新时期教育要求的小学美术新式教学课堂,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美术教师必须致力于解决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发挥美术学科的艺术作用,实现对学生鉴
目的分析在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辩证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疗法,观察组患者在该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疗法。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