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产品生产全球化的深入,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现象影响了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务:一个是中国出口贸易井喷式的增加,另一个是商品生产在国家间的垂直一体化分工引起的增加值贸易。前者是当今中国经济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现状,出口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从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其他国家关于国际贸易均衡的质疑;后者是当前国际贸易学中比较新的理论发现,从更加细化的角度剖析贸易流量真正的数量和意义。运用当前最新的贸易增加值方法测度中国大量的出口中的增加值具有尤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贸易增加值方法通过测算中国出口产品中制造和服务每个环节的增加值,而不是出口商品的完全价格。在这个思路下,结合世界投入产出表,采用贸易增加值的模型,运用WIOD数据库中1995年至2009年数据计算中国的增加值贸易,结果显示中国出口产品中的增加值为50%至90%,并且仍然在逐年递减。对增加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影响因素显著不同,从不同行业的角度看,第一产业的国内增加值最高,稳定在90%以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国内增加值占比都有所下降,其中第二产业略低于第三产业。外国的增加值第二产业高于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并且外国的增加值总体保持上升趋势。就贸易增加值产生的原因而言,它是在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下对贸易深入到产品层面的统计,源自同一商品不同生产阶段的国际间分工。从李嘉图模型来看,是将产业细分到生产工序层面,国家生产并出口自身具有相对优势的生产阶段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从H-O模型来看,是将产品生产阶段进行拆分,国家生产并出口自身要素禀赋充裕的生产阶段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我国贸易增加值的原因可以从要素报酬和行业规模等方面来探究。根据计量结果,就行业而言,行业规模越大,增加值反而越小;就要素而言,资本的投入会带来增加值的上升。同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出口中的增加值有显著正向相关关系。提高我国优势产业生产效率、增加资本投入和加强贸易合作是增加我国贸易增加值的可能的三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