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矛盾修辞来源于古希腊,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Oxus"的意思是“敏捷的”或“锐利的”,"moros"是指“迟钝的、愚蠢的、傻瓜的”。显然,这个词是由两个相反意义的希腊词根组合而成。字面意义为“敏捷的迟钝者”或“锐智的傻瓜’矛盾修辞常常用来解释那些看似荒谬却意义深刻的表达。前人对于矛盾修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矛盾修辞效果和语用功能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学者运用“成分分析法”分析矛盾修辞,运用“擦除”和“替换”原则具体分析了矛盾修辞的语义成分,为矛盾修辞的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推广及应用,尤其是概念融合理论的提出,研究者又将融合理论注入矛盾修辞的分析过程,结合语境分析,探索矛盾修辞语言环境中的诸多因素。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与矛盾修辞研究的不断结合,从不同视角为人们诠释矛盾修辞的内部属性及理解过程。本文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主观性理论分析矛盾修辞现象,运用Langacker提出的同一情景产生不同意象的四个参数:选择、视角、凸显和详细程度分析矛盾修辞。此外,文章分析了矛盾修辞的主观大量及主观小量,发现矛盾修辞具有主观量特点。研究表明,主观性理论适应并促进矛盾修辞的研究。对矛盾修辞的主观性及主观量的研究,可以验证并拓展主观性理论在语言分析上的适用范围。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研究矛盾修辞的背景知识,指出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第二章“文献综述”概述矛盾修辞的定义、分类、修辞效果,回顾前人对于矛盾修辞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成果。第三章为理论框架的概述,着重论述Langacker主观性理论的理论体系,为分析矛盾修辞的主观性提供理论基础。第四章研究矛盾修辞主观性的运行机制,从选择、视角、凸显和详细程度探索矛盾修辞主观性的运行规律,并拓展分析矛盾修辞主观量问题。分析得出矛盾修辞具有主观大量及主观小量的主观量属性。第五章总结全文,提出文章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于今后研究的设想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