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长足进步,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压缩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理论研究的飞跃,GIS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范围和深度正在不断的拓展。本文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构成、功能及其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其在生态学领域中编制物种分布图、预测种群动态变化、制定生物保护政策、绘制各种环境因子分布图和建立生物因子与环境因子变化的数学模型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对于GIS而言,空间数据库(GeoDatabase)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GIS显示、查询、统计、分析、模拟等功能的基础,而且关系到地理信息系统的性能和各种操作实现与否。因此本文论述了与空间数据库相关的空间数据模型和空间数据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两个设计实践。 以Legend Pentium Ⅲ(933)、扫描仪、打印机为硬件平台,以组件式集成的ARC/INFO桌面版软件、AutoCAD、ArcView 3.2a、Windows 2000操作系统、MapObjects 2.0软件模块、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Visual Basic 6.0开发语言为软件平台,采用ADO接口实现程序与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连通,利用ShellExecute函数扩展数据源,成功地构建了基于GIS的中国东南沿海海产腹足类性畸变与有机锡污染查询显示系统。 贯彻面向对象的思想和利用面向对象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以ARC/TNFO桌面版软件、AutoCAD绘图软件、PhotoShop 6.0图像编辑软件、Windows 2000操作系统、SQL Server 7.0数据库、Visual Basic 6.0开发语言为软件平台,在ArcScene基础上采取集成式二次开发方式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广东柘林湾生态信息查询显示系统,实现对空间数据的编辑、显示、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通过上述两个设计实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较容易地实现空间信息(如柘林湾和中国东南沿海)的可视化显示、图形数据的任意缩放和漫游、浏览区的快速定位、空间特征数据和属性特征数据的多途径查询、地理数据的有效编辑和修改、地理信息的简单统计和分析、研究成果的多形式输出及内容丰富的专题图动态生成。 (2)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本研究课题的特点,生成了几幅专题图:汕头港沈荔枝螺(劲厉scl::啥~)R咫指数分布图、汕头港疵荔枝螺(肠盯scla:烤~)VDS指数分布图、湛江港疵荔枝螺(助耐scj二叮g二a)即S指数分布图和湛江港疵荔枝螺(劲az’sc1;vz’gera)即S指数分布图。通过上述专题图,可以比较汕头和湛江两港生物物种性畸变程度的差异。 (3)通过对比汕头和湛江两港海产腹足类性畸变VDS和RPS指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湛江港海产腹足类性畸变程度要高于汕头港,这与湛江港地理位置、水质流通状况有关系。此外,湛江港是一个较大的军用码头,也是致使湛江港海产腹足类性畸变指数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4)实践证明,在拓林湾生态信息查询显示系统中所采用的面向对象思想开发方式是实现系统扩展性能和完成较复杂操作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总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研究海洋生物污染状况、探索海湾信息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尝试,它具有强大的优越性和巨大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