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0月到2010年11月在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白鹇、勺鸡、灰胸竹鸡等4种雉类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调查了388个栖息地利用样方。应用主成分分析判断4种雉类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采用卡方(Chi-Square)检验、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test)和判别分析对4种雉类生境选择进行了比较研究,以确定影响4种雉类生境选择差异的关键因子;同时计算了4种雉类的垂直海拔分布及生态位。结果表明:1、官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白鹇、勺鸡和灰胸竹鸡等4种雉类的海拔分布在200-1400m之间,它们各自都有其在相对集中的分布区间。其垂直生态位宽度分别是0.46、0.83、0.64、0.44;其中白鹇和勺鸡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最高为0.74,勺鸡和灰胸竹鸡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小为0.32。2、采用主成分对4种雉类17个变量因子进行分析表明,灌木盖度、草本盖度、草本种类、草本数量是白颈长尾雉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林型、坡向、灌木种类、灌木数量是其次主要因子,前6个主成分贡献率达69.16%;乔木数量、乔木种类是白鹇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草本种类、草本数量、林型、坡向是其主要因子,前7个主成分贡献率达70.01%;乔木盖度、灌木数量、乔木数量、灌木高度是勺鸡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灌木盖度、草本盖度、草本数量、落叶层盖度是其次主要因子,前7个主成分贡献率达85.50%;草本盖度、草本数量、落叶层盖度是灰胸竹鸡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乔木盖度、乔木种类、乔木数量、海拔、林型、坡向、灌木种类、水源距离是其次主要因子,前6个主成分贡献率达73.29%。3、对定性因子进行卡方检验,4种雉类在坡向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多偏向阳坡和半阴半阳坡。白鹇、勺鸡和灰胸竹鸡在林型上无显著差异,而白颈长尾雉与勺鸡(χ2=18.204,P<0.01)和灰胸竹鸡(χ2=13.723,P<0.05)在林型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对15个定量因子进行非参数检验表明,4种雉类在海拔、坡度、乔木盖度、灌木盖度、灌木数量、灌木高度、草本盖度、草本种类、草本数量、落叶层盖度和水源距离等11个定量生态因子上差异极显著(P<0.01),在乔木种类上差异显著(P<0.05),而在其余生态因子上无显著差异(P>0.05)。4、典则判别系数的结果显示,4种雉类在生境选择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叠,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通过判别分析进一步研究,海拔、草本数量、灌木高度、水源距离、灌木盖度、乔木盖度、坡度、落叶层盖度、灌木数量、草本盖度等10个变量因子是4种雉类生境选择差异的关键因子,综合判别准确率可达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