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的“佛教热”似乎与佛教真正的昌隆并无太大关系。即使民俗型/功德型佛教①信仰古以有之,这种相对于精英型佛教的崇佛形式似乎更接地气,然而世俗的功利主义寄托于宗教,更像是一种鬼神崇拜了。这种过度重视外在形态,而真正的佛学思想内核没有跟上的发展方式,短时期来说是遮蔽了佛法之光,若长久来看,是否会因为精神内核的长期被忽视而导致佛教的最终消亡呢?带着这个担忧与疑问,笔者将名刹法门寺视为一个弘扬佛法的大众传播媒介,传播者自然是僧与佛,传播的内容是佛法教义,受传者则是一切与法门寺发生关系的人。如果细细算来,寺院内一草一木皆是媒介,笔者担忧如果大面积铺开、以某种排列方式将法门寺各个建筑都纳入分析范围,最终会写成一篇内容庞杂的旅游导览。于是本文选取了几个点作为具体分析的对象:建筑规制、佛骨舍利、以主要殿宇为例的佛像和装饰细节。如此做法有如下原因:一、对于法门寺的游览者来说,常感叹于法门寺身为名刹却“不修边幅”,从建筑面积、整体规划来看似乎还远远不如隔壁的法门寺文化景区。笔者最初接触法门寺的时候同样也有这样的感慨,然而这种世俗眼中的无规制则恰恰是佛法与寺院建筑的融合。二、法门寺缺少在建筑上的特点,它之所以名扬中外是因为佛骨舍利瘗埋于此,所以自然逃不开舍利这个实物媒介。三、佛像细节并非不重要,但作者只选取中轴线上两座殿宇里的佛菩萨造像作为重点介绍对象,在对其介绍时,重在将佛造像传达意义的几个办法写出来,其他殿宇的佛像依旧可以照此方法分析,并无特别,故不赘述。最后,笔者得出结论:作为媒介的法门寺实物传播系统是不折不扣的麦克卢汉眼里的“冷媒介”,它传播意义的达成需要受传者的充分参与,这种参与也并非意志情感上就可以做到,而是需要所谓的共通的意义空间。这种传播的壁垒让普通人很难理解到佛教的要义,加之中国人原始的鬼神祭祀鬼神崇拜心理,于是就有了眼下的将寺院看做开了一个大大的后门的场所,佛也成了可以进行贿赂的对象,烧香和布施成了完成贿赂的手段,多快好省的去极乐、消灾去祸、升官发财等等世俗意愿都在佛身上寄托。笔者并未指点江山给出最后的解决办法,笔者只是将这种现象挖了一铁锹,也并不相信能借此文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说自己填补了什么空白也只能是将自己置于今后被贻笑大方的泥淖。匆忙的指点江山也只能是有雄心而无力气,笔者更希望且衷心希望,此次研究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现阶段做的不过是对现象的问题发现,而不是提出具体的解决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