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4000美元时,就进入了创新导向阶段。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后,中国城市相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设想,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循环经济、保障可持续发展来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相继展开。因此,探索创新型城市建设及其动力机制对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实际调查,基于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建设现状的文献研究,确立了从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研究路径以及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CGP模型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分析了作为创新动力之一的地方政府的行为。针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机制,用博弈方法分析地方政府在创新中会出现采取合谋策略完成制度创新的行为。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之间的知识溢出是影响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关键因素,论文证明了这种影响。第三,综合了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及特征的思考,深入分析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各个阶段及其特点,用唯象方法确立了由经济系统、资源系统、社会文化系统、政治体制系统和创新系统五个子系统组成的创新型城市模型及其内涵;并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阈值法等方法建立了一套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获得了各指标权重,确立了一个评价模型。第四,以北京、上海、杭州等13个城市为样本集,将南京作为实政分析对象,采用相关城市的统计年鉴数据,使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南京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在样本集中所排列的位次,在找出差距的基础上明确未来发展思路。第五,论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预测模型制定了2015年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一些关键目标,并就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在改革完善创新机制,构筑自主创新体系,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强化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由于军工企业和担任国防科研任务的大学对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特别的作用,因此本文专门研究了军工企业与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创新型城市建设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比较分析论文构建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用量化的方式评定和度量创新型城市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力图提供理论指导,实现测评的公正性、客观性和适用性,希望能对全国其他城市的创新建设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