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结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发展及社会变迁过程。安徽省近年来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土地城市化发展迅速,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增长快。为求安徽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又好又快的增长,探究土地城市化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的影响规律势在必行。本文以土地城市化各要素作为切入点,描述土地城市化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影响。探索和明确土地城市化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内在影响、要素的具体作用、力度大小、影响趋势变化等,为解决高效利用土地城市化提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问题提供新思路。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土地城市化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进行分析。以安徽省2001-2018年土地城市化发展情况为样本,分析土地城市化要素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影响过程,发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提升受土地城市化进程中建成区面积、人均道路面积、地均二三产业产值、人均征地面积共同作用的结果,且这种影响是复杂和多样的,进一步表明研究土地城市化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影响及趋势预测非常必要。其次,对土地城市化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影响因素的解构与趋势预测。选取土地城市化要素指标,实施相关性检验,并构建理论模型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建成区面积、人均道路面积、地均二三产业产值、人均征地面积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提升存在正相关影响;基于霍尔特指数平滑法,对2001年到2018年的安徽省建成区面积、人均道路面积、地均二三产业产值、人均征地面积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并预测2019-2023年数据。同时,回归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模型预测误差较低,可利用该模型预测2019年-2023年安徽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研究建议,依据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作用的贡献度,人均道路面积是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贡献度最大的要素,其次为地均二三产业产值。未来五年安徽省绿化覆盖率处于持续增长趋势,应当加强人均道路面积,多样化进行绿化覆盖建设,引导地均二三产业发展,挖掘产业对绿化覆盖建设贡献潜力,以更好地促进安徽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